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焦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蔡邕以尾端燒焦的桐木所製成的名琴。唐.李頎〈題僧房雙桐〉詩:「誰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錦囊琴七焦尾,寶緱懸三尺龍泉。」也稱為「焦尾琴」。
紙上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一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火不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直頸,無品,槽有稜角。宋代俞琰《席上腐談》卷上:「王昭君琵琶懷,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為胡撥四。」約於宋元時由波斯傳入我國。《元史.卷七一.禮樂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皮絣同一孤柱。」也稱為「和必斯」、「胡撥思」、「渾不似」、「胡撥四」。
無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原因。唐.王昌齡〈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悲豈無因。」《紅樓夢》第五八回:「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鈿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金花裝飾的車子。唐.皮日休〈洛中寒食〉詩:「遠近垂楊映鈿車,天津橋影壓神霞。」宋.張炎〈阮郎歸.鈿車驕馬錦相連〉詞:「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
兒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女子之家。宋.盧祖皋〈清平樂.柳邊深院〉詞:「寶杯金縷紅牙,醉魂幾度兒家。」元.喬吉〈折桂令.多時不到兒家〉曲:「多時不到兒家,想繩掛秋千,斷琵琶。」
朝歌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整天沉迷於歌舞的歡樂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我當初實是不知稼穡,被人鼓舞,朝歌暮樂,耗了家私。」也作「朝歌暮」、「朝歌夜」。
迥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遠的山野。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靜巉巉迥野荒郊外,隱隱似有人來。」《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第二折》:「對面兒似隔著蒼梧迥野,又隔了巫山萬疊,恰便似支楞的把琴上冰斷絕。」
嚌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鳥獸的鳴叫聲。《文選.班彪.北征賦》:「雁邕邕以群翔兮,鵾雞鳴以嚌嚌。」(2)形容管弦的淒切聲。漢.揚雄《太玄經.卷二.樂》:「鐘鼓喈喈,管嚌嚌。」
按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曲調、調式。《紅樓夢》第五四回:「賈母便說道:『你們兩個對一套將軍令罷。』二人聽說,忙和按調撥弄起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