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鏡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梳妝的用具。三國魏.徐幹〈情〉詩:「君行殊不返,我飾為誰容?鑪闔不用,鏡匣上塵生。」也稱為「鏡奩」、「鏡箱」。
桂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桂花釀製的酒。泛指美酒。晉.謝靈運〈雪賦〉:「燎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唐.白居易〈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詩:「綠蕙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讓花鈿。」
浦羅高菲夫(Sergey Prokofiev)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染絲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翟見絲會隨染料的不同而改變顏色,因而感嘆人亦如絲一般,易受周遭環境的染而變化。見《墨子.所染》。後以染絲之變比喻事物受到外界的影響,都會有所改變。《晉書.卷八三.袁瓌傳》:「染絲之變,墨翟致懷;歧路之感,楊朱興歎。況與將軍游處少長,雖世譽先後而臭味同歸也!」
蘭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與麝香,皆名貴香料。後泛指香氣或香氣濃郁的東西。南朝梁.蕭統〈銅博山香鑪賦〉:「爨松柏之火,焚蘭麝之芳。」南朝宋.鮑照〈中興歌〉一○首之三:「彩墀散蘭麝,風起自生芳。」
食不求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不講求美味可口。形容生活儉樸。《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紀》:「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無香之飾者,欲身率下也。」
兒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青年男子。南朝陳.徐陵〈烏棲曲〉二首之一:「風流荀令好兒郎,偏能傅粉復香。」唐.蔣防《霍小玉傳》:「昨遣某求一好兒郎格調相稱者。」
墨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硯石長時間受墨浸漬所產生的花紋。唐.李賀〈楊生青紫石硯〉歌:「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
芝蘭之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與善人交往,受其陶,潛移默化。語本《孔子家語.卷四.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眾射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準。雖未嘗激揚標榜,列『君宗』、『顧』、『俊』之目,而負物望者引以為重,獵時譽者資以梯榮,附麗游揚,蕕猥雜,豈講學初心實然哉。語曰『為善無近名』,士君子亦可以知所處矣。」 〔注解〕 (1) 尤:怨恨、責怪。 (2) 的:音ㄉ|ˋ,箭靶的中心。 (3) 東林:指在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等人。東林書院,宋楊時建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修,並在其中講學。顧憲成(西元1550∼1612),字叔時,明常州府無錫人,人稱涇陽先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