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互相混雜。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蕕不雜,聞之前典。」《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卻說王朗聞報孫策軍馬退去,自引眾人來敵樓上觀望;見城下煙火並起,旌旗不雜,心下遲疑。」
屈豔班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屈原。班,班固。屈豔班香形容文辭華麗,兼具辭賦與史書二者風格的長處。語本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高摘屈宋豔,濃班馬香。」
潛濡默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1>,熏漬陶染2>,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3>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 〔注解〕 (1) 款狎:親密交往。 (2) 熏漬陶染:感化陶。 (3) 操履:素行,平日所遵守及履行的事。
陶鎔鼓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陶調教。《文明小史》第六○回:「軍機處各大臣,雖經洋翰林進士一番陶鎔鼓鑄,也只曉得『立憲!立憲!』。」
清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峻脫俗。唐.柳宗元〈為李京兆祭楊凝郎中文〉:「惟靈清標霜潔,馨德蘭。」《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也有愛清標的,聞得他寫作俱高,求詩求字的,日不離門。」
染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習俗的染。《舊唐書.卷一八.武宗本紀》:「是由季時,傳此異俗,因緣染習,蔓衍滋多。」《宋史.卷二六四.宋琪傳》:「實由地脈潛通而然,亦猶人之善惡以染習而成也。」
馬龍車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貴為一國的皇后,身上穿的是粗帛雜絲做成的裙子,所吃的東西不求美味的食物,身邊的人,也都沒有佩戴一些香的飾品。之前我回娘家,看到去我外家拜見請安的人往來不絕,如車水馬龍般。當時努力的抑制自己,不責備也不生氣,但是從此以後,就不再給外家親戚們生活上的補助,希望他們能因此醒悟改過。」後來「車水馬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
眾怨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準。雖未嘗激揚標榜,列『君宗』、『顧』、『俊』之目,而負物望者引以為重,獵時譽者資以梯榮,附麗游揚,蕕猥雜,豈講學初心實然哉。語曰『為善無近名』,士君子亦可以知所處矣。」 〔注解〕 (1) 尤:怨恨、責怪。 (2) 的:音ㄉ|ˋ,箭靶的中心。 (3) 東林:指在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等人。東林書院,宋楊時建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修,並在其中講學。顧憲成(西元1550∼1612),字叔時,明常州府無錫人,人稱涇陽先生。
鄙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稱自己的誠意。《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先此布達,再容齋戒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
三釁三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次用香料塗身,三次沐浴,表示對人的禮遇、尊重。宋.黃庭堅〈元勛字序〉:「有居成功之心則不達,自智而教不能則不達,故三釁三沐之,而字之曰:『不伐。』」也作「三沐三」、「三釁三浴」、「三熏三沐」、「三浴三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