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27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遠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望遠鏡1.1 物鏡1.2 目鏡1.3 參考書目 望遠鏡1. 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在天文學上具有重大地位,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不可能有現代天文學的誕生。科學家們不斷改進和提高望遠鏡在各方面的性能,也讓天文學得以迅速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不斷加深。(註1)2. 是將遙遠物體形成放大影像的儀器。(註2)3. 伽利略利用自製望遠鏡(稱為伽利略望遠鏡),觀察到的天文現象,例如月球崎嶇的表面、木星擁有4個衛星等等天文現象。(註1) 物鏡是望遠鏡或顯微鏡中最靠近待觀察物體的透鏡,物鏡聚集光線並...
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迅速。《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獄》:「至第四日午後,月英到監門口道出姓名,那禁子流水開門,引見玉英。」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且不主張學習和實踐相結合,講究清淨無為。 隋唐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文化、科學、經濟等方面都發展迅速,國家教育模式也擺脫了漢代獨尊儒術的觀點,同時兼顧佛道思想,逐漸形成以儒學為主,佛道為輔,兼通六藝的發展方針。 教育系統化 隋 隋文帝開國後,在中央設立了國子寺,設寺祭酒轉管教育,又置博士、助學等充當老師。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算學、書學等專科學校,大理寺同時設立了律學,教授法律。由於隋初學校系統發達,學生眾多,但人才鮮少,隋文帝下詔廢天下之學,只保留國子寺一所綜合式學校。國子學後改稱太學,而隋煬帝以後,國子...
電磁感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電磁感應1.1 線圈與電壓關係(註1)1.2 感應電流1.3 冷次定律1.4 參考文獻 電磁感應1. 感生電壓的大小,由磁場改變有多快來決定。慢慢將磁棒插入線圈,幾乎產生不出甚麼電壓,迅速的運動才能產生較強的電壓。改變導體周圍的磁場,以致產生感生電壓的現象,就稱為電磁感應。(註1)2. 法拉第與亨利不約而同發現了磁鐵在簡單的電路環圈中做進出運動,可使電線產生電流。不用電磁或任何電壓源,只要把磁鐵在線圈中轉動 ,這個線圈就成為電壓源。如果磁鐵相對於銅線運動,或兩者都不動而改變磁場強度,也會產生電磁感應。(註2)這種...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相如起初還和縣太守向見,但幾日之後不管縣太守怎樣提議向見,他卻始終不許。這樣的『奇聞』在小小的縣城迅速的傳開了,而在這個小縣城內有兩個靠煉鐵暴富的大富豪,其中一個乃為全國的首富卓王孫。兩位富豪都對這位縣太守請來的奇人大感好奇,就在家裡大擺宴席聘請司馬相如。宴席上,在賓客相繼到來後,兩位富豪去聘請司馬相如來宴,司馬相如拒絕。兩位富豪感到面子上過不去,在這個時候,縣太守主動提出去邀請司馬相如,而司馬相如則很勉強的來了。司馬相如到了宴席上,他的風采立即讓在場的賓客感到震驚。由於司馬相如本人有口吃,但琴彈得非常好,為了避免口吃...
速戰速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最快的速度發動攻勢,並儘快達成目的。比喻迅速將事情處理完畢。如:「今天的會議最好能速戰速決,再延下去大家都受不了了。」
倚馬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歲月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時光如流水般迅速流逝。《陳書.卷二六.徐陵傳》:「歲月如流,平生何幾!」《老殘遊記》第一二回:「歲月如流,眼見斗杓又將東指了,人又要添一歲了。」
遲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靈通、躁急、急切、迅速、快捷、敏捷
馳驥過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另有人以為,莊子話中的「白駒」指的是白色的「駒影」,也就是日影,「白駒過郤」則是指白色的日影移動迅速,從縫隙中一閃而逝。其實無論「白駒」是白色駿馬,或是白色日影,整個詞語的比喻義都是相同的。後來「白駒過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間過得很快。例如在《三國演義》第一○七回中,蜀漢名將姜維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伐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