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珠穿綴成花形的頭飾。《聊齋志異.卷一○.神女》:「乃於上摘珠花一朵。」
做張做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模作樣。《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做張做勢,喬模喬樣,或倚檻凝神,或臨街獻笑。」《金瓶梅》第一回:「梳一個纏兒,著一件扣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也作「做張做致」、「做張做智」。
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在、仍在。宋.蘇軾〈殢人嬌.白髮蒼顏〉詞:「朱脣箸點,更鬟生彩。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且如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裡。」
臥兔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水獺、貂鼠等毛皮製成的額巾。用來繫裹額頭,可作裝飾,也可禦寒。《金瓶梅》第一四回:「惟月娘是大紅段子襖,青素綾披襖,沙綠紬裙頭,上帶著䯼貂鼠臥兔兒。」也稱為「貂覆額」。
水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似柔水般的耳邊鬢髮。元.王和卿〈一半兒.鴉翎般水鬢似刀裁〉曲:「鴉翎般水鬢似刀裁,小顆顆芙蓉花額兒窄。」《金瓶梅》第二二回:「他把䯼墊的高高的,梳的虛籠籠的頭髮,把水鬢描的長長的。」
卉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絺葛製成的衣服。為蠻夷之服。唐.柳宗元〈柳州新修文宣王廟碑〉:「惟柳州古為南夷,椎卉裳。」也稱為「卉服」。
插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男女相親時,如男方中意,則以釵插於冠中,表示同意婚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釵插于冠中,名曰:『插釵』。」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不索你插釵下財納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腳伸腰兩拜。」
倒枕搥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煩躁、無奈、憤懣或悲痛的樣子。元.陳子厚.醉花陰.寶釧鬆金雲嚲套:「著我倒枕搥床怎生臥,到二三更暖不溫和,連這沒人情的被窩兒也奚落我。」也作「打枕捶床」、「倒枕捶床」、「搗枕搥床」、「椎床倒枕」。
折腰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弱不禁風,婀娜多姿的步伐。《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嗁妝、墮馬、折腰步。」
白蓬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肌膚白皙,身體豐盈。《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三二出》:「我個勝花娘子生得白蓬蓬,一個頭長長似盤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