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窩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女子髮的式樣。將頭髮一總綰在頭上而後成。《金瓶梅》第一五回:「半日,李桂姐出來,家常挽著一窩絲。」
骨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骨製成的簪釵,使婦女的鬟固定貫連,不致於鬆散墜落。
弔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男女到十五歲,便將頭髮向上綰起,戴上髮,表示成年。稱為「弔頭」。《金瓶梅》第三七回:「纔弔起頭兒沒多幾日,戴著雲兒,好不筆管兒般直縷的身子兒。」
支支喳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吵雜喧鬧的聲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裡邊便是一個十八九歲婦人,梳著下路綹,穿著一件寶藍紗大領披風,在裡面支支喳喳的嚷。」
火不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馬上。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一折:「火不登紅了面皮,沒揣的便揪住䯼。」也作「火不騰」。
兩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幼童頭上紮的兩個髮。後泛借幼年。唐.李商隱〈安平公〉詩:「其弟炳章猶兩丱,瑤林瓊樹含奇花。」宋.歐陽修〈拜赦〉詩:「州人共喧喧,兩丱扶白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