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雲紋麗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全長為體高的37-50倍;頭長的13.4-16.3倍;尾長的2.66-2.87倍。吻中部至背鰭基底具突起肉脊。齒尖細,上下頜各一行;鋤骨齒整齊的成二行。無唇鬚。鰓孔側位,後角位於口角之上方。背鰭起點遠在鰓孔前方;胸鰭缺如;尾端尖突。體呈黃白色至乳白色。頭部具有小型,如眼般大小的黑斑;項部則散布如雀斑狀的黑點;身體則散布大塊黑褐色至黑色的斑駁。脊椎骨數174-183。
高鰭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中等延長,軀幹部略呈橢圓形,尾部較側扁。吻尖。下頜比上頜為短;口裂伸達眼後緣稍後垂直下方。眼中等大。上頜無鬚或皮突。背鰭起點在胸鰭基底上方。背鰭和臀鰭略高,清楚可見。尾端尖禿。胸鰭不延長,後緣較圓。新鮮魚體呈土黃色;酒精浸泡標本體色為單一的暗灰色。頭部的感覺孔皆具黑色邊緣;體側有時亦會散布不顯之黑斑。背鰭的最前部有大片的黑褐色塊,後皆黑褐色邊緣至末端。肛前側線孔約62個。脊椎骨數181。過去所紀錄之帆鰭荳齒Pisodonophis zophistius為本種之異名。過去所紀錄之帆鰭荳齒Pisodonophis zophistius為本種之異名。
赫氏擬尾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稍側扁;頭稍扁平;間鰓蓋骨之腹後側有突起,向後超過上舌骨之後緣。頭頂無冠膜;頭無鬚。鰓孔長比眼徑還小,止於胸鰭上基部。上下唇平滑;上下頜各側後方具一犬齒。D. XI, 18; A. II, 19; P. 13; V. I, 2。背鰭無缺刻,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以鰭膜相連。體黑褐色,散布白點;除腹鰭、胸鰭、尾鰭及臀鰭鰭緣為灰色外,餘為黑褐色;背、臀鰭具有2-3行呈縱列白色;尾鰭亦散布白點。
費氏副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愈合,齒列式(8-10)+3/2+(8-10),總數為42-50。鰓孔每側5個,彼此間距小,呈曲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本種魚之鰓區不具黏液孔,故黏液孔數分別為(16-23)+0+(38-44)+(5-11),總數為64-71。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灰褐色,背部中央無白帶。本種為1994年由郭建賢等人發表於台灣的新種。
多斑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為體高之22.8倍,頭長之9.9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0.9倍;頭長為吻長之5.1倍;吻長為眼徑之1.8倍;胸鰭約與吻部等長。吻鈍,口裂超過眼之後緣;上、下颌骨齒及鋤骨齒均為1列;前上颌骨齒6顆。背鰭起點在鰓裂之上;肛門在體之中部稍後;無尾鰭;背、臀鰭止於尾端前方。福馬林標本,體有3列褐色斑點,上2列之斑點具白心(後方之斑點不具白心),狀似眼斑;背鰭亦有一排具白心之眼斑;臀鰭淡白色。頭部另散布很多小白色斑點。
明多粗鋤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為肛前長的2.2倍,頭長的8.4倍,體高的25倍;頭長為吻長的8.4倍,眼徑的24倍。脊椎骨數143。體中等延長,圓柱形。吻尖。口大,口裂向後延伸。眼小,位於上頜中央稍前。上下頜齒尖細,1列;前鋤骨齒5顆,排列呈弧形;鋤骨齒9顆,呈1列。背鰭起點於鰓孔稍後;無胸鰭;無尾鰭。體背褐色,腹側黃色。沿側線孔有1行白點;枕骨部具2行白點,前行白點較小,後行白點模糊。檢查標本:OMNH-P 10015, 484 mmTL, 秀姑巒溪河口。
寄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表具有鱗片,體色為黑褐色,鱗片的形狀為拉長的橢圓形,排列形狀似籃子狀編織紋,眼睛前上方有一後鼻孔,前鼻孔接近吻端與後鼻孔平行,前鼻孔與後鼻孔開口處皆有環狀突起,鰓蓋前下頜有2個感覺孔,前鼻孔有1個感覺孔。背鰭前脊椎骨數14,肛門前脊椎骨數46,總脊椎骨數119,胸鰭鰭條數15-16,尾鰭鰭條數17,肛門前側線孔數36,背鰭至側線的鱗片數10-12。形質測量上,各部位與體全長TL的百分比:肛門前長度12.8%,尾長5.6%,軀幹長3.3%,鰓孔位體高6.4%,肛門位體高6.2%,背鰭前長14.9%,頭長9.4%,側線長89.1%;與頭長HL的百分比:上頜長6.8%,下頜長6.3%,眼窩間距34...
臺灣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肛門前為圓柱形,肛門後呈扁平狀;尾部末端纖細,尾鰭延長;肛門位於魚體體中央之前。頭稍窄;吻延長,上頜長約等於下頜長,或略長一些;口裂不高過眼睛後緣。PAV:33;肛門前側線孔數:32。背鰭前長佔肛門前長36.3%;頭長佔肛門前長35.4%;吻長佔頭長35.2%;眼徑佔頭長的11%;上頜長佔頭長的50%;下頜長佔頭長的 46.7%。錐狀細齒,上、下頜齒多列;咽喉齒位於鋤骨齒末端的兩邊;鋤骨齒多列,中間列較大,密集排列,約16顆以上,分布自上頜前齒起至眼睛前緣結束。前鼻孔呈管狀,位於上頜吻端;後鼻孔較大,位於眼睛水平正前方。魚體無鱗;側線完全,為一層薄膜分佈在魚體中央,有側線孔分布在膜上。...
蛙頭短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身體前半部較粗,後半部逐漸側扁,肛門位於體中央後方,靠近尾端。吻短,吻端圓鈍,不具唇瓣,口裂不超過眼睛後緣。體長為體高之13.2倍,頭長的5.8倍;軀幹長為頭長之2.7倍;頭長為眼徑之5.5倍,為吻長之4.5倍;頭長為眶間區之4.5倍;肛門前之側線孔80。牙齒為較鈍的圓錐齒,上、下頜齒呈1-2列的規則排列。不具鋤骨齒。魚體無鱗。側線完整,側線孔呈黑色,主要分布在魚體中央。前鼻孔呈管狀位於吻端,後鼻孔較大,開於眼睛前方。舌頭游離。眼睛稍微朝上。背鰭、臀鰭與尾鰭相連。胸鰭發達。背鰭起點對應在胸鰭基部的後方。魚體呈乳白色,稍微有黑色素分布於魚體上。(陳鴻鳴 & 林上智)
半環蓋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體長為體高52.3倍,頭長之14.2倍;尾長為頭與軀幹之1.0倍;頭長為吻長之4.5倍;吻長紋眼徑之2.8倍。胸鰭為吻長之0.5倍;吻尖;眼小;口裂超過眼之後緣。齒尖錐形,上下頜齒1列,排列不規則;鋤骨無齒或具細齒。背鰭起點在鰓裂之稍前;臀鰭緊接肛門之後;胸鰭中小,末端尖型;背、臀鰭在近尾端處結束;無尾鰭。肛門在體之中央。福馬林標本,體有25-30個褐色鞍帶,鞍帶寬度比鞍帶間之距離寬。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