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忘恩負義」。見「忘恩負義」條。01.《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揚鞭大罵曰:『劉備!忘恩失義、反叛朝廷之賊!』」02.明.無名氏《南牢記》第一折:「徐官人,我今日與你相交,休忘恩失義,也不敢負德辜恩也。」 
踞虎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龍蟠虎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龍蟠虎踞」典源作「龍盤虎踞」。「龍蟠虎踞」形容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著。漢朝時的魯恭王得到一塊文木,中山王劉勝替這塊文木寫了一篇〈文木賦〉,用「龍蟠虎踞」來形容文木的美姿,就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又根據晉朝張勃《吳錄》的記載,東漢末年劉備曾經派遣諸葛亮到金陵(今南京)。諸葛亮到了南京後,看到那裡的地勢,東邊有座像巨龍盤曲的鍾山,西邊是像猛虎蹲坐的石頭城,地勢雄偉險要。他稱讚南京是:「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所以後世常用「龍蟠虎踞」這句成語來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達權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息鼓偃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旗息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雲是三國蜀漢的一員大將,不但驍勇善戰,也擅長用計取勝。據《雲別傳》(《三國志》趙雲本傳裴松之注引)載,有一次劉備和曹操爭戰,曹操將軍隊屯駐在漢水的北山之下,黃忠和趙雲前往劫糧草。黃忠的部隊在途中被曹軍包圍,趙雲便率兵來支援,打退了曹操的軍隊。曹操心有不甘,重整軍隊繼續追擊。趙雲回到營地後,沔陽長張翼看見曹軍逐漸逼近,想要關上營寨的大門,堅守陣地。趙雲卻下令敞開營門,放倒軍旗,停止戰鼓,故佈疑陣。曹操看到蜀軍陣地一片死寂,毫無動靜,懷疑趙雲已經設下埋伏,不敢輕舉妄動,於是急忙退兵。這時趙雲下令戰鼓齊鳴,萬箭齊放。曹軍遭到這突來的伏擊,頓時大亂,紛紛逃...
博望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曹操命夏侯惇攻新野,劉備求計於諸葛亮。亮遣諸將設伏,張飛不服。曹兵至,亮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張飛於是心服,向諸葛亮負荊請罪。也稱為《張飛負荊》。
猶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擔心。《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紅樓夢》第三四回:「寶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
異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姓。《漢書.卷三四.韓信等傳.贊曰》:「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三國演義》第一回:「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咎皆自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咎由自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作者陳壽記敘了蜀國七位大將的生平事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具有武藝,氣力過人,堪稱是一員猛將;然而因沒有出兵援救關羽,並且和孟達不和,使得孟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
超倫軼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超群絕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超群絕倫」原作「絕倫逸群」。據《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載,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西邊平定了益州,派遣關羽管理荊州的事務。關羽聽聞馬超前來投降,就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詢問關於馬超的人品、才能可同誰相比。諸葛亮知道關羽向來是自高自大,袒護自己的短處,而不肯居人之下,於是就回信說:「馬超能文能武,才能超越一般人,是當世的傑出人才,不過他的才能雖然和黥布、彭越等人不相上下,而且能夠和張飛並駕齊驅,但還是比不上美髯公您的才能超群出眾。」關羽看了信後非常高興,就把這封信讓賓客們傳閱。後來「超群絕倫」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絕倫逸群」演變而出,...
偽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虛張聲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曹休,三國魏人,為曹操宗族中的晚輩,極得曹操賞識,曾以「吾家之千里駒」來稱讚他,並將他視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處征戰,負責統領曹操的隨身親兵「虎豹騎」,故有過人的膽識。有一次,劉備派吳蘭領軍在下辯駐守,曹操派遣曹休與曹洪共同帶兵出戰。曹軍行進當中,劉備又派張飛在固山駐軍屯守,好像是要阻斷曹軍的後路。當大家正在猜疑劉備的用意時,曹休說:「他們如此張揚聲威氣勢,一定是想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暗中派兵偷襲。我們應該趁其不備,發動攻擊,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