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摘句尋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
如魚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常指的是男女情愛之事。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仗功勛,自誇才能。 (4)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 (5) 王思政:北周太原祁人,生卒年不詳。魏孝武帝在藩時引為賓客,及即位,以預定策功封祁縣侯。西魏文帝大統年間,宇文泰柄政,信任甚深,授驃騎大將軍,鎮□農。大統四年,築玉壁城,自□農移鎮。後守潁川,抗北齊傾國之師,城破被俘。 (6) 慕容紹宗:西元501∼549,北齊代人。初從爾朱榮,後以軍功封索盧縣侯,累遷并州刺史。爾朱兆以為長史,兆敗,歸高歡。東魏...
柴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縣西南。漢置,屬豫章郡。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荊州,劉備派諸葛亮見孫權於此。晉陶潛故里。
禍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咎由自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在《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作者陳壽記敘了蜀國七位大將的生平事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具有武藝,氣力過人,堪稱是一員猛將;然而因沒有出兵援救關羽,並且和孟達不和,使得孟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
孟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三國時蜀漢建寧人。劉備死後,與豪強雍闓起兵反蜀,擾亂蜀邊境,數次為諸葛亮所敗,凡七擒七縱。
臥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偃旗息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雲是三國蜀漢的一員大將,不但驍勇善戰,也擅長用計取勝。據《雲別傳》(《三國志》趙雲本傳裴松之注引)載,有一次劉備和曹操爭戰,曹操將軍隊屯駐在漢水的北山之下,黃忠和趙雲前往劫糧草。黃忠的部隊在途中被曹軍包圍,趙雲便率兵來支援,打退了曹操的軍隊。曹操心有不甘,重整軍隊繼續追擊。趙雲回到營地後,沔陽長張翼看見曹軍逐漸逼近,想要關上營寨的大門,堅守陣地。趙雲卻下令敞開營門,放倒軍旗,停止戰鼓,故佈疑陣。曹操看到蜀軍陣地一片死寂,毫無動靜,懷疑趙雲已經設下埋伏,不敢輕舉妄動,於是急忙退兵。這時趙雲下令戰鼓齊鳴,萬箭齊放。曹軍遭到這突來的伏擊,頓時大亂,紛紛逃...
孤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無依無助的人。《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
猶魚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的用法。也可以用魚和水的兩相契合,來比喻得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例如三國時代,劉備得到孔明相助,就說自己「猶魚之有水」,見於《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另外也可以用魚和水的親密關係,來比喻人和人的關係極為親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中,說及兩位主角「如魚得水,似漆投膠」。這種用法經常指的是男女情愛之事。
過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妄自菲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劉備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討伐孫吳,兵敗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他便輔助後主劉禪,立志光復中原。曾上奏章(《文選》稱為〈出師表〉)予後主說:「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還有侍衛的大臣和忠勇的將士肯為國家效力,是因為他們為了報答先帝的恩惠。陛下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以光大先帝的遺德,鼓舞忠臣志士們的士氣,不應該看輕自己,援引不適當的例證,阻塞了忠心愛國的人進諫言的途徑。」建議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多聽各方的意見。後來原文中的「妄自菲薄」演變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