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40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屋藏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載繁華夢》第二三回:「獨是青樓地方,雖要二分人才,三分品貌,究竟要十分財力,所以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周庸祐也戀著雁翎,各有金屋藏嬌之意。」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聽了十分震驚。《鏡花緣》第六回:「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也作「駭聽」。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不副實」典源作「名實不副」。「名」指名聲、名義,「實」指實際的情形,名和實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實」,但是如果不能互相配合,那就是「名不副實」了。古人十分重視「名」、「實」的重要性,如《論語.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又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就是孔子強調要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如此一來,做事才會成功。在所引典源《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中,王莽為了篡奪漢室,所以千方百計地為自己鋪路。他任宰衡、太傅、大司馬,先掌握朝中的實權。但是有實權,而無名義,容易遭人非議。所以他上書太后,認為自己身為宰相,統領朝廷百官,卻沒有象徵身分的印信,顯得名實不副,因此請太后授他宰...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翼而飛」原作「無翼而飛」。據《管子.戒》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出遊,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後來「不翼而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不待推廣便迅速傳播,後來則多於比喻物品無故遺...
鐵面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呼全傳.第三七回》且說龐集因女兒做了仁宗的貴妃1>,十分寵幸。那忠孝王呼得模,自恃宋朝開國的大功臣,世襲食祿2>三千石,黃金十萬兩,朝裡這些同僚,那個不畏懼他幾分?動不動就要面聖,弄得那朝裡的官僚,個個膽戰心驚3>,就是那龍圖閣學士包拯4>,極也是這般利害。偏偏那個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鐵面無私,如今虧得朝廷差他封王去了。 〔注解〕 (1) 貴妃:劉宋孝武帝時所設置的女官。位比相國,歷代多沿用其名。 (2) 食祿:俸給、官俸。 (3) 膽戰心驚:形容十分害怕。見「心驚膽戰」。 (4) 包拯:西元998∼1061,字希仁,宋合肥人。性剛直,歷官天章閣待制、龍圖...
新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奇別緻。[例]他此次發表的作品題材十分新穎,引起文藝界的廣泛討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古代人可能僅是將吃貓果腹,但也有可能同時馴化、飼養貓,控制有害動物如鼠。前30世紀時,埃及的農業已十分發達,當時就有養貓保護穀倉、防鼠害,故埃及人將貓奉為神明,而非純種家貓就是這些貓的後代。據說埃及由於將貓視為神明看待,殺貓者將被處以死刑。前9世紀,埃及人將這種馴化過的貓傳入義大利,義大利在4世紀時將這種短毛貓傳入歐洲內陸,並培育出純種的短毛貓,還在17世紀傳入美洲。長毛貓則是在16世紀才由土耳其傳入歐洲並培育出純種長毛貓。而許多貓則在中世紀時被基督教視為惡魔遭到屠殺,也間接造成黑死病蔓延,直到約18世紀前後才結束這一...
氣急敗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過度緊張,而顯得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的樣子。常用來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例]他氣急敗壞的跑來告訴我說:「護照被偷走了!」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用「弒」字,是要譏諷太子許止沒有盡到孝道,並且舉出樂正子春事奉生病父親的例子做為佐證。劉知幾對此十分不以為然,他認為樂正子春的孝行足為楷模,許悼公死於政治謀殺也是事實,怎麼會是因為太子許止沒有樂正子春孝順,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
千變萬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