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3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濟世愛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時世,愛護人民。明.屠隆《曇花記》第六齣:「濟世愛民,扶危定難。」
還我河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復失去的國土。如:「還我河山,救同胞。」
蠲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潔身體。《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厖褫以人。」
共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同發洩。《三國演義》第五回:「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救黎民。」
答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救。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收拾了些金珠財寶,捨一腔熱血,答救千嬌姐姐。」也作「搭救」、「救搭」。
包龍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別稱。參見「包」條。
意謂繁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敘事繁句中,做述詞用的動詞,只存在於人的心意中,而不表現於事實,則此繁句稱為「意謂繁句」。如《孟子》梁惠王篇「民以為將己於水火之中也。」
沒包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可批評、指摘,沒有缺陷。宋.王楙《野客叢書.杜撰》:「包為臺官,……『沒包彈』。」《董西廂》卷一:「也沒首飾鉛華,自然沒包彈,淡淨的衣服兒扮得如法。」也作「沒彈剝」、「無褒彈」。
濟世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世人,矯正時弊。清.黃宗羲〈黎眉郭公傳〉:「垂髫讀書,錯綜今古,嘗懷濟世匡時之略,運會不偶。」
焚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喻處境困苦,好像在水火之中。唐.白居易〈寓言題僧〉詩:「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宋.石介〈感事〉詩:「三歲出南狩,王師焚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