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16 ms
共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順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民心。《文選.鍾會.檄蜀文》:「應天順民,受命踐祚。」
|
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優厚重大。《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摽末之功,一言之勞,然猶皆蒙丘山之賞。」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祿。」宋.蘇軾〈論河北京東盗賊狀〉:「常平之粟,累經振發,所存無幾矣,而飢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費丘山。」
|
瓦解冰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闔閭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屠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
|
倚馬立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
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經很久了。如:「聽聞此曲,又勾起塵封久矣的往事,令人感傷。」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增類帝之宮,飾禮神之館,塗歌邑誦以望屬車之塵久矣!」
|
吞聲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
瓦解冰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據《文選.卷四四.檄》引)昔夫差承闔閭之遠跡,用申胥之訓兵,棲越會稽,可謂強矣。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都城屠於勾踐,武卒散於黃池,終於覆滅,身罄越軍。及吳王濞1>驕恣屈強2>,猖猾3>始亂,自以兵強國富,勢陵4>京城。太尉5>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6>之軍瓦解冰泮7>,濞之罵言未絕於口,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何則?天威不可當,而悖逆之罪重也。 〔注解〕
(1) 吳王濞:劉濞(西元前213∼154),漢高祖劉邦兄子,封吳王。文帝時,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遭太子以棋盤擊殺,遂使劉濞不滿於朝。後劉啟即位為景帝,諸王驕肆,...
|
無妄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殊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特異。《文選.鍾會.檄蜀文》:「位為上司,寵秩殊異。」也作「殊尤」。
|
人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為的力量。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紅樓夢》第四八回:「一半盡人力,一半聽天命罷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