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虺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虺蛇及短狐。比喻肆毒為害的小人。《十國春秋.卷二五.南唐.江文傳》:「陛下宜軫慮殷憂,誅鉏虺蜮。」
市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轄市和鎮。[例]最近這幾年,臺灣各地有許多新市鎮然興起。
目空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當其意,而人亦不願從之游,然其文清新勁麗,要不可少。喻季直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余尤好。其文茂馳騁,蓋將包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亹亹而無厭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 (2) 降意:屈意、降心相從。〔參考資料〕 宋.蘇軾〈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三》引)天人幾何同一漚,謫仙非謫乃其游。麾斥八極隘九州,化為兩鳥鳴相酬。一鳴一止三千秋,開元有道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橫峨岷,眼高四海空無人。大兒汾陽中令君,小兒天臺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將軍,手汙吾足乃敢瞋,作詩一笑君應聞。
熟路輕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駕輕就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處士石洪是韓愈的好友,他於元和五年,赴任河陽節度使烏公參謀,臨行前他擺設宴席於上東門外,與朋友們餞別。韓愈也參加了這次的宴會,並為了送別友人作了序。韓愈在文中寫道:「與處士談論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馬...
吐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露香氣。《文選.張衡.南都賦》:「晻曖蓊,含芬吐芳。」《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蕭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錯落疏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林木蕭森,離離,乃在霞氣之表。」
銖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桃園縣大華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屬台灣的大華國小有2所,一在高雄縣,一在桃園縣。桃園縣大華國小59年成立,早期為空軍屬農村型態社區,位處市郊,各方面發展緩慢。當年為本地空軍軍眷子弟就學之便而設立,學生僅限於眷村及附近農村住戶,爾來眷村居民邁向老年化,其子女成長後攜眷外遷,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比例偏高,文化刺激較不足。 惟教師同質性高,有利發展專業成長團隊;附近產物也可豐富教學資源,家長對學校各項教育措施亦表肯定與支持,同時學生性情純樸,可塑性高,是成良好校風主因。 四年級淡水之旅
知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名。(西元960~1020)北宋高僧,俗姓金,字約言,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幼年出家為僧,精研律典和天台宗教義。淳化二年(西元991)受請住持四明祥符寺,廣弘天台宗教法,學徒雲集。至道元年(西元995)移居保恩院。大中祥符六年(西元1013)創設念佛施戒會,結合僧俗萬餘人同修念佛、發菩提心。從唐會昌毀佛以來,天台宗漸趨衰微,至知禮天台宗始然中興。著有《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四明十義書》二卷等傳世,著名弟子有尚賢、本如、梵臻等。
歸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歸降、服從。元.李文《蔣神靈應》第一折:「我如今滅西梁、定西羌,西蜀遠遠皆歸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