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志同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01.唐.韓愈〈徐泗豪三州節度掌書記廳石記〉:「乎其相章,炳乎其相輝,志同而氣合,魚川泳而烏雲飛也,愈樂是賓主之相得也。」02.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四:「逢原每不樂補之所為,而墨花實不逮,唯長於平遠,遇志同氣合者始為作之。」 
祖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奉、效法古人的所作所為。《漢書.卷七二.龔舍傳》:「其言祖述王吉、貢禹之意,為大夫二歲餘,遷丞相司直。」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蔡邕釋誨,體奧而文柄;景純客傲,情見而采:雖迭相祖述,然屬篇之高者也。」
朴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一種刀身窄長、柄短、可隨身攜帶的刀。元.李文《燕青博魚》第四折:「荷葉樣煙氈帽,百煉鋼打就的長朴刀。」《水滸傳》第二回:「只帶三五個做伴,將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騎鞍馬,步行下山,逕來到史家莊上。」
洗心回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則是用來巴結君王的。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洗心革面」,用來比喻澈底悔悟,改過遷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黑、黝黑。《文選.潘岳.藉田賦》:「青壇其嶽立兮,翠幕黕以雲布。」
鬱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茂盛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鬱蓊薆薱,橚爽櫹槮。」也作「蓊」、「蓊鬱」。
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刺的話。元.李文《蔣神靈應》第二折:「謳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戲,冷語相攙。」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三齣:「爺不將閑話兒提,娘不將冷語兒攢,准備畫堂春宴酣。」也作「冷話」、「冷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脣形科茺屬,「茺」、「益母草」之古稱。參見「茺」條。
脫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口即能講出一篇文章。比喻人才思敏捷,學問好。宋.蘇軾〈黃州再祭文與可文〉:「藝學之多,如秋蕡。脫口成章,粲莫可耘。」也作「出口成章」、「出言成章」。
中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期,中間階段。《晉書.卷三一.后妃列傳上.序》:「爰自敻古,是謂元妃;降及中年,乃稱王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漢文中年,始舉賢良;鼂錯對策,為舉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