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3.8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居、不置身。《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三國魏.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而作,不凶危,上聖之明也。」
2.不停歇。《孫子.軍爭》:「日夜不,倍道兼行。」晉.陸機〈塘上行〉:「四節逝不,華繁難久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七回:「貧僧此難容,收拾衣缽,亦往他雲游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場所、所。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俺這裡不是嬴姦買俏去。」《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或者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
2.所去的地方。《紅樓夢》第四七回:「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蹤浪跡,沒個一定的去。」
3.事態達到的程度。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水滸傳》第二五回:「我枉自做了男子漢,到這般去,卻擺布不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遠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毓生出來不見了悔生,只道他近走走,那知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
巢居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棲息在樹上或洞穴中。北魏.盧元明〈劇鼠賦〉:「跖實排虛,巢居穴,惟飲噬于山澤,悉潛決于林蘌。」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軒轅本紀》:「帝又令築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之弊。」
廢棄物之中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棄物在最終置前,經物理、化學、生物、熱理或其他理方法,改變其物理、化學、生物特性或成份,達到廢棄物分離、減積、去毒、固化或安定之行為。廢棄物中間理的理方法有焚化理、堆肥化、衛生掩埋、熱解法等。另外,屬於化學轉化回收的焚化法、熱解法,屬於生物轉化回收的堆肥法、好氧消化法,這些理方法在過程中可達成物質及能源的回收。
個別化方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方教學的精神大約可用孔子的「因材施教」一語來比喻;但是,個別化方教學的註釋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些學者認為個別化教學是所有學生在同樣的教案下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有些學者指出個別化教學是學生接受同樣的教材,但是教學方法則不相同。這些說法雖不相同,但卻可以融合起來,就是教師採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來適應個別學生的需要而學生則在有動機、有興趣的環境下接受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
  個別化方教學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學習和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s Learning and Research Center)所設計;教師讓學生依照個人的能力、學習速度和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勢低下的地方。如:「人往高爬,水往低流。」
心有道,行己有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道修心,行事必守原則。唐.韓愈〈答李翊書〉:「君子則不然,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
便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理上曾經使用的用語,指行政機關依其職權,於法令範圍內,自由裁量的分。現稱為「裁量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