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7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來之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輕易得來的。如:「粒粒米飯皆來之不易,都是農人辛苦的汗水換來的。」
於事無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安石的新法,並針對這項免役法寫了一篇文章給皇上。他認為這樣的措施簡直跟斂財沒有兩樣,人民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負擔也很重了,還要繳這種錢。他央請皇上多替人民著想,也多聽聽其他大臣的意見,因為近來常有官員因進諫遭到革職,他便問皇帝:「難道這些人的話真的一點幫助都沒有嗎?」原文的「無濟於事」可能就是「無濟於事」這句成語所本,指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出現「無濟於事」的書證如《玉嬌梨》第三回:「在學生固叨同年之惠,只恐此行無濟於事,反辱了楊年兄之薦。」
出頭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南方言稱露出頭來的日子,比喻脫離困苦的環境。如:「經過幾年的辛苦經營,終於出頭天了!」
生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育、養育。[例]父母親生養小孩十分辛苦,為人子女豈能不知感恩?
萬曆三大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明神宗失去張居正之後,便閉居宮廷,不理朝政,並把張居正辛苦地重整所得的財源用在興建皇宮與定陵(神宗的陵寢)上;張居正的行政改革也遭到破壞無遺,宦官之為患與官僚派閥之爭復起,明朝政局又陷入混亂。萬曆二十年(1592)以後,又發生所謂的「萬曆三大征」的戰亂。1592年,規劃明朝的蒙古人勃拜在寧夏與河套的韃靼君聯合起兵叛明。這次叛亂賴提督李如松的努力才告平定。同年四月,完成日本統一大業的豐臣秀吉為達成其「征明」的野心,隨發動朝鮮之役。日本佔領平壤,職區朝鮮半島的東北部。朝鮮向明請救。明先派軍支援,不能勝,再派平寧夏勃拜之...
家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的日常事務。《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此時太守公告老在家,不管家務。」《紅樓夢》第六六回:「尤二姐操持家務,十分謹肅。」也作「家務事」。
風雨漂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雨飄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
嘔心吐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嘔出心,吐出膽。比喻費盡心血,歷盡辛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嘔心吐膽,不足語窮;鍛歲煉年,奚能喻苦?」也作「瀝血叩心」、「嘔心瀝血」。
綱提領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提綱挈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 「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繫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
苦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須付出勞力,辛苦繁重的工作。[例]做苦工的人,賺的都是血汗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