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8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挾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威力迫使對方屈服。宋.蘇轍〈歷代論二.鄧禹〉:「聽禹堅守北道時出撓之,而使別將挾持其東。」也作「脅制」。
2.從兩旁架住、握住。《三國演義》第一○回:「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
3.抱負。宋.蘇軾〈留侯論〉:「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威勢壓迫。如:「挾持」、「挾制」、「要挾」、「挾天子以令諸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如:「持刀」、「持槍」、「持筆」。
堅執不變。如:「持續」、「堅持」。
掌控。如:「主持」、「操持」、「持家」。
幫助、維護。如:「扶持」、「支持」。
對抗。如:「相持不下」。
擁有。如:「持有」、「持分」、「持疑」。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鷸蚌相持注音︰ㄩˋ ㄅㄤˋ ㄒ|ㄤ ㄔˊ漢語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釋義︰相持,相挾持。「鷸蚌相持」猶「鷸蚌相爭」。見「鷸蚌相爭」條。 01.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權待他鷸蚌相持俱斃日,也等喒漁人含笑再中興。」 02.《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參考詞語︰鷸蚌相鬥注音︰ㄩˋ ㄅㄤˋ ㄒ|ㄤ ㄉㄡˋ漢語拼音︰yù bàng xiāng dòu釋義︰相鬥,相爭鬥。「鷸蚌相鬥」即「鷸蚌相爭」。見「鷸蚌相爭」條。 01.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要之蠻觸相爭,原無關于輕重,鷸蚌相...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漢亡國後,後主劉禪被挾持到魏都洛陽。劉禪非但不知亡國恨,反而每天只知吃喝玩樂。據《漢晉春秋》載,有一天司馬昭設宴招待劉禪,並故意派人演出蜀國的歌舞雜耍,劉禪的隨從看到家鄉戲,就想到亡國的羞辱和哀痛,都不禁傷心流淚,而劉禪卻依然嘻笑自若。司馬昭看了之後就對旁人說:「這個人竟然無情到這個地步!即使諸葛亮沒有死,也沒有辦法長久扶持這樣的人。」幾天後,司馬昭問劉禪:「你會不會想念故鄉呢?」劉禪回答說:「我在這裡很快樂,不會想念故鄉。」後來郤正跟劉禪說:「陛下怎麼能說不想念故鄉呢?如果司馬昭再問,你就哭著說:『先人陵墓,遠在蜀地,沒有一天不想念。』」之後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
正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三○五.宦官列傳二.馮保》:「慈聖太后遇帝嚴。保倚太后勢,數挾持帝,帝甚畏之。時與小內豎戲,見保入,輒正襟危坐曰:『大伴來矣!』」
兩敗俱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敗俱傷」是說雙方爭戰,可能因此都受到損傷。這句話出自於《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傳.論》。在傳中,論及自古以來宦官的禍害遠超過女色。因為宦官最親近國君,在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機會,可獲得國君的信任,而讓國君逐漸疏遠忠良賢臣。於是國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禍害因而潛伏滋長,等到有一天國君發覺情形不對,終於想要重新信任忠臣來圖謀改善。但是如果動作太慢,禍患必然加深;如果動作太猛,則宦官可能因此挾持國君。遇此狀況,縱有聖賢明智之君臣,也難有所作為,最後還可能弄得雙方都受到傷害。後來「兩敗俱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俱傷而兩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過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親呂后掌握政權,其間殘害劉氏親屬,大力提拔呂氏宗親。呂后一死,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機剷除呂氏外戚的勢力,但是周勃一直無法順利入主當時由呂祿掌管的北軍。陳平和周勃知道酈寄和呂祿是好友後,就挾持酈寄的父親酈商,要他騙呂祿出遊,酈寄沒辦法,只好答應。周勃入據北軍後,先誅殺呂祿,接著一一剷除朝中呂氏勢力,使得漢文帝順利的繼位。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則歷史事件,並且做下評論: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後來「見利忘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箝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挾持控制。[例]我隊球員因受到對方的箝制,始終未能發揮實力。
要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憑恃而強迫別人服從。如:「別接受他的要挾,諒他也不敢耍手段!」《明史.卷二二四.列傳.孫丕揚》:「謂明時未嘗要挾兆京,祇以劾圖一疏實之,為圖報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