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祈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禱告求福。《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民間各處,立起個『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誠祈禱無有不應。」《紅樓夢》第二五回:「也百般醫治祈禱,問卜求神,總無效驗。」
祈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宗教徒禱告時所念述的文字。通常祈禱文沒有固定的內容與格式,基督教與天主教均以「阿門」一詞作結束。
巴西布布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名。臺灣原住民布農族(Bunun)之儀式歌舞曲。早期該族世代居住於中央山脈一帶,為東南亞族群中居住地海拔最高者(約一千至二千三百公尺高處),現大多定居於南投、花蓮、台東、高雄等縣。過去以小米為其主食,巴西布布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只能在祈天神賜福與豐收的「栗播種祭」中才能歌唱。今已演變在各種祭典中出現;如三月「除草祭」、七月「小米收穫祭」、十一、十二月的「小米播種祭」(亦稱栗播種祭),及一年中最重要之祭典「打耳祭」〔見射耳祭(布農族MaLa-Hodaigian)〕。該歌曲於1943年首度為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於台東縣鳳山群□壟山社(今海端鄉崁頂村)所發現並記錄。1952年...
呂炳川《臺灣土著族音樂》。1982、丘其謙《布農族卡社群的社會組織》1966、張振岳《臺灣後山風土誌》1994。
祈禱、默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會在其生活傳承中,一向視祈禱為「舉心歸向天主,或向祂祈求美好事物」(〔天主教教理‧二千五百五十九號〕(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1994))。祈禱方式一般分為口禱與心禱,心禱又分為默想與靜觀(或默觀)。但最重要的,是祈禱時「心在」天主面前,和祂有生命的接觸、交流、共融(〔天主教要理‧二千六百九十九-二千七百號〕)。反之,如果只是閱讀一篇經文或有口無心地誦念,那就不是真的祈禱;閉目靜坐的本身也不是祈禱;如果只是讓心「空」下來,而不是在空下之後更讓「真實」的天主來充滿,那也不是基督徒的祈禱。所以祈禱的本質是「以心神、以真誠」接觸到天父,接觸到...
祈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具名。美國的尊尼族(Zuni)印地安人用於舞蹈和儀式的主要器具,其重要性就如法老的權杖,或羅馬占卜官的禮特司(Lituus)。新鮮的柳條被砍下做成如歌曲所唱的一對「陰陽柳」。通常挑選白色、修長而筆直的柳條做成,並以羽毛裝飾:先用火雞和老鷹毛;再以其他數種鳥的羽毛添加顏色。匠工雖參考「人形」製造,而實際上它卻是一種圖騰神祕樣式 ── 火雞或老鷹為主。柳杖製造根據擁有者和使用者的社會地位,以及所要奉獻的神祇而有所不同。帶著這些祈禱杖吟唱歌曲,祈求神聖的祖靈及自然界神靈為穀物、獵物或為孩子祝福。某些獻祭則將「陰陽柳」綁在一起,形成圓圈牽手跳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神明求福。如:「祈禱」、「祈福」。《說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詩經.周頌.噫嘻.序》:「〈噫嘻〉,春夏祈穀于上帝也。」漢.鄭玄.注:「祈,猶禱也,求也。」《禮記.月令》:「以祠宗廟社稷之靈,以為民祈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神而有所求。如:「禱告」、「祈禱」。《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唐.柳宗元〈太白山祠堂碑〉:「故歲水旱則禱之,寒暑乖候則禱之,厲疾祟降則禱之。」
甚囂塵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ㄠ,嘈雜、喧嘩。 (8) 塞井夷灶:填滿水井,鏟平爐灶。見「塞井夷灶」。 (9) 戰禱:作戰前的祈禱
欣欣向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欣向榮」的「榮」,是形容茂盛、繁多的意思,如《荀子.大略》:「室宮榮與?婦謁盛與?」便是商湯向上天祈禱時,自問是否他所興建的宮殿房室太過眾多?「欣欣」則是形容草木興盛繁榮的樣子。如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因此「欣欣向榮」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的樣子。東晉詩人陶潛(西元365∼427),生性安貧樂道,喜好親近自然,他曾出任彭澤令,但因無法接受官場上的應酬生態,掛冠而去,並寫了一首〈歸去來兮辭〉抒發自己愛好自然,不慕榮利的志向。原文中有「木欣欣以向榮」一語,本是形容草木長得非常茂盛。後來「欣欣向榮」亦被用來比喻事物蓬勃發展、繁榮興盛。如《清史稿.卷四九○.忠...
仁至義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報,已是「仁之至,義之盡」,各面方都照顧到了。後來「仁至義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他人盡最大的努力關懷照顧。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