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798 收藏人次:0
參見「鴣」條。
    
瀏覽人次:9668 收藏人次:635843
動物名。鳥綱鳩鴿目。體大如鳩,頭頂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紅,腹部帶黃色,腳深紅。群棲地上,營巢於土穴中。
台灣山     
瀏覽人次:508 收藏人次:0
Arborophila crudigularis體長22公分。腳紅色;背部大致為灰褐色,雜有黑、白色斑紋;胸、腹側為灰色,雜有黑、白色斑紋;腹部小部分為白色。眼周圍為紅褐色,其外緣至頸側具黑色斑紋。分布於亞洲東部之臺灣,為特有種。棲息於臺灣中、低海拔的樹林下層、草叢。性隱秘,不易見。成小群活動,以昆蟲、植物果實、種子和嫩葉為食。叫聲是連續而音階漸昇高的“gu”聲,到最高音階之後會突然急降而下。於春、夏季節繁殖,每窩7~9個卵。鳥綱(Class Aves)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鴣菜     
瀏覽人次:323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紅藻類藤松藻科海人草屬。叢生於海底岩石間。藻體圓柱狀,叉狀分枝,有長枝、短枝之分,長枝粗大,可逐年伸長,色紫黑,乾燥後變成青黃褐色,食之可驅蛔蟲。也稱為「海人草」。
    
瀏覽人次:181 收藏人次:0
Francolinus pondicerianus體長33公分。喙黑色,頭頂和後頭部為棕色,臉部也有棕色斑紋;喙基到喉部有一黑帶;喉部白色,背部褐色,但有白色橫紋;胸部、腹部為白色,有黑、灰色橫紋;腳棕色。3亞種,分布於亞洲西部及南部,由伊朗東部、印度至斯里蘭卡。棲息於乾草原或多刺的灌木叢,通常接近作物和村莊。因為印度灰鴣能夠忍受乾燥環境,成為亞洲南部最常見的狩獵鳥種。常同一家族為一群,夜晚一起在小樹或灌木上棲息。以野草種子、穀物為食,夏天時則會以大量的昆蟲為食。幾乎終年皆為繁殖期,每窩可產6~9個卵,幼雛由雌、雄鳥一起照顧。鳥綱(Class Aves)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瀏覽人次:137 收藏人次:0
Rollulus roulroul體長25~26公分。羽色鮮豔。雄鳥具紅色刷狀頭冠;喙上半部黑色,下半部紅色;眼睛周圍紅色;翼為紫色;身體其他部分為藍色,但背部帶綠色光澤,而腹部較暗;腳褐色。雌鳥頭部灰色,無頭冠;眼睛周圍紅色;身體則為黃綠色。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緬甸南部、泰國、馬來西亞、婆羅洲及印尼。棲息於鬱閉的熱帶森林,因此不易見。以種子、果實、昆蟲、小型軟體動物為食。叫聲為憂鬱的滑音“su-il”,重複而且規律。巢較為特別,呈半球形,並有一進出口。雌鳥會在傍晚帶幼雛回巢,並用小樹枝擋住進出口,直到幼鳥25天大為止。鳥綱(Class Aves)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裸喉     
瀏覽人次:86 收藏人次:0
Francolinus afer體長30~41公分。喙、眼睛周圍、喉部和腳為紅色;頭頂、後頸、背部為褐色,但有暗色斑紋;頸側、胸部和腹部白色,雜有褐色縱紋。不同亞種在臉部顏色、眉線、喉部及體色有些許差異。共7亞種,分布於非洲中部和南部。棲息於森林和灌木林中的空地。大型的狩獵鳥種。常和其他鴣(Francolin)混群並一起覓食,以植物塊莖、鱗莖、幼芽、漿果、根和種子為食,但有時也會吃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配對成鳥終年留在牠們的繁殖領域,因此猜測紅頸鴣終年皆可繁殖。巢築於灌木下的凹坑,每窩可產3~9個卵,由雌鳥單獨孵卵;幼雛發育快速,孵化後10天便可飛行。鳥綱(Class Aves)雞形目(Order Galliformes)雉科(Family Phasianidae)
棘雀圖     
瀏覽人次:77 收藏人次:0
臺灣山     
瀏覽人次:76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色。額暗灰色,頭頂橄欖褐色,眉白色,過眼線黑色,眼周裸露暗褐色,下喙基至耳羽黃白色。喉、前頸白色,頸側黑、白、栗三色混雜形成頸輪。背面呈橄欖褐色,各羽有寬窄不等的黑色橫斑,小、中覆羽黑褐色,羽端橄欖褐色,大覆羽有黑褐色和橄欖褐色斑點。初、次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外側羽緣栗褐色。腹面的胸、鼠灰色, 部各羽有白色軸斑。腹部乳白色。尾下覆羽淡土黃色,有黑色橫斑。喙黑色,腳珊瑚紅色。雛鳥體暗褐色,頭側黃白色,腳粉紅色。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67409 收藏人次:4476438
04.宋.丘崈〈鴣天.陸海蓬壺自有山〉詞:「陸海蓬壺自有山,光風霽月未應慳。但將歌舞酬佳節,卻信陰晴是等閒。」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