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44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洪海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待人寬厚,度量很大。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當時嘲撥無攔擋,乞相公寬洪海量,怎不的細參詳。」也作「寬宏大量」。
來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緣由。事情的始末。《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廝羅響,賢門雅靜,細說教聽。」
讀不捨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讀得很有興味而不願放下。宋.胡《苕溪漁隱叢話.卷五六.參寥》:「余與之別餘二十年,復見于此。愛其詩,讀不捨手;屬其談,挽不聽去,交相語及唐詩僧。」
涉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讀書,過目而不細研究。《抱朴子.內篇.塞難》:「涉覽篇籍助教之書,以料人理之近易。」三國魏.邯鄲淳〈漢鴻臚陳紀碑〉:「然後研幾道藝,涉覽文學,凡前言往行,竹帛所載,靡不悉該其善也。」
造微入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詩文藝術的造詣達到最微妙的境界。宋.胡《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五.王摩詰》:「古人下連綿字不虛發,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退之云:『月吐窗冏冏』,皆造微入妙。」
回心易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念可說是不曾中斷,但這些學者在百念之中,卻不曾放棄成見,也不曾改變自己的主觀態度,然後把聖人話語再細斟酌思量,以揣摩聖人所欲傳達的道理。朱熹話中,批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義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遒文壯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句剛健,音節豪壯。宋.胡《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八.杜子美四》:「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文壯節,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勢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權勢、居要職的人。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之四:「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蕙娘又將燦若上上下下細看了一會,開口問道:『你京中有甚勢要相識否?』」
謹謹慎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小心、細。《紅樓夢》第五九回:「如今進來了,老姑嫂兩個照看得謹謹慎慎,一根草也不許人動。」
倒脫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賭場中的騙術。《海上花列傳》第六一回:「為前回癩頭黿同李鶴汀、喬老四三家頭去賭,撥個大流氓合一淘,賭棍倒脫靴,三家頭輸脫十幾萬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