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3.8621 ms
共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去世、逝世、圓寂
|
午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時段為午時。後指中午十二時左右。唐.白居易〈晝寢〉詩:「不作午時眠,長日安可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餓了八日,在今日午時去世了。」
|
蜚流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流言蜚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流語蜚語」係由「流言」及「蜚語」二語組合而成。
「流言」是出自《書經.金縢》,根據記載,周武王去世之後,由於成王年幼,由周公代為攝政,政權集於一人。武王之弟管叔和蔡叔疑周公有篡位之嫌,不利成王,便在國中散布謠言,挾武庚叛亂,後為周公所平。
「流言」一語亦見於《禮記.儒行》,裡頭描述士人之間的交往,有共同的志趣,相處起來很快樂,即使很久沒有見面,對彼此的信任也不會受到謠言的破壞,這樣才是真正的朋友。此處的「流言」亦是謠言的意思。
「蜚語」則是出自《鶡冠子.武靈王》,趙武靈王是一位有為的國君,他曾經教導人民胡服騎射,學習胡人的優點,來強大自己...
|
愛倫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第一本詩集,其中共收入10首詩。同年11月,坡所在的軍隊前往南卡羅萊那州守防。1829年,坡的養母去世,坡退伍,當時懷有成為職業軍人志向的坡寫信請養父幫助他進西點軍校,並希望養父能夠資助他的第二本詩集的出版。對此的回答是否定的,雖然如此,同年12月,坡的第二本詩集仍然由巴兒的摩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1830年5月,坡進入西點軍校,在校中以其諷刺詩聞名,坡甚至還寫信諷刺他的養父,最終其養父與他斷絕關係。不忍軍校刻板壓抑的生活,坡常常故意違反校規,1831年1月受軍事法庭審判後被開除。接下來的幾年,坡住在姑媽家,教表妹維吉尼...
|
靖難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靖難之役(Jingnan Campaign)明朝太祖去世後,皇太孫允炆繼位為明建文帝後,因內無功臣可謂依持,外又有諸王威脅,最後只好借削籓來保護自己的帝權,因而引起叔父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於1402年(建文四年)攻佔南京後,即位為帝(成祖),翌年改年號為永樂,並改北平為北京順天府,積極營建宮殿,1421年(永樂19年),北京宮殿完成後,正是遷都於此。同時修築大運河,使北京和江南連成一氣,因為自唐代至宋至明,江南在經濟上已壓倒華北,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明太祖建都南京,想要讓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合而為一。成祖...
|
弘一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李世珍是名進士,與直隸總督李鴻章同年會試,是摯友,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家財萬貫。李叔同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歲那年,他父親去世。1898年他到上海,參與「上海書畫公會」、「滬學會」,曾就讀於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1906年與同學曾孝谷創辦業餘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開中國話劇之先河。1910年攜日本妻子葉子[1]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學堂、直隸模範工業學堂教員。翌年任上海城東女子學...
|
預備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明示官吏的責任。1911年再度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內閣、軍機處與政務處...
|
陰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宮作賦。陰鏗奉令作賦,頃刻寫就,深為文帝所歎賞。後來陰鏗累遷招遠將軍、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不久去世。 逸話據《陳書》所載,在某個天寒之日,陰鏗與賓友共聚飲宴,宴會間留意到一直負責斟酒的僕人沒有喝過酒,於是命人把酒炙熱並贈予那名僕人,在座的賓客都笑陰鏗多事,陰鏗卻說:「我們每天都酣暢地飲酒,而這個滿天都手拿酒杯的人卻不知道酒的味道,實在沒有道理。」後來侯景之亂爆發,陰鏗被賊人所擒,卻有人將他救走。陰鏗詢問那個救自己的人,才知道那人正是以前曾被自己賜酒的僕人。《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中,有一段記載:「顧榮在洛陽,嘗應人...
|
蒙古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建國3 建設4 蒙古西征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概況蒙古帝國,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國,是一個歷史上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帝國尚未分裂之前,領土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里。然而自蒙哥去世之後,統一的中央政權不復存在,帝國分裂為各自為政幾個汗國,汗國之間甚至互相征伐。蒙古帝國 主要是由元朝和1303年結束分裂後與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組成,涵蓋了當時疆域內約1億的人口。 建國回紇汗國解體後,漠北草原沉寂了下來,居留這裏的突厥人混居為草原添入一股心血。西元十二世紀,草原諸部並立,種族文化...
|
札馬戰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決定性的勝利,西元前202年札馬戰爭就此展開;羅馬軍隊打敗了漢尼拔的軍隊,漢尼拔並於西元前183年去世。最後在西元前149~146迦太基與羅馬發生第三次布匿克戰爭;並於公元前146迦太基被羅馬徹底毀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漢尼拔英文關鍵字:Hannibal Barca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71。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