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9 ms
共 4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風驚草動注音︰ㄈㄥ ㄐ|ㄥ ㄘㄠˇ ㄉㄨㄥˋ漢語拼音︰fēng jīng cǎo dòng釋義︰即「風吹草動」。見「風吹草動」條。
01.宋.黃庭堅〈南柯子.萬里滄江月〉詞:「萬里滄江月,波清說向誰。頂門須更下金槌。祗恐風驚草動、又生疑。」
|
教育選擇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便明定各中小學採取「開放入學機會」(open enrollment)。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ton)在當選總統之後,也一再表示要貫徹其競選政見──支持公立學校選擇權,亦即支持學生家長有權為其子女選擇所欲就讀的公立中小學。 內容說明「教育選擇」的觀念在我國的教育改革實務上正被倡議採行。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頁16)在其〔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便建議父母在考慮兒童最佳利益的情形下,選擇適合其子女的教育型態的權利應予保障。同樣的,教育部(民84,頁26)在其〔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
十指連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根手指頭的感覺皆與心相連。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四齣:「哎也!焚燒十指連心痛,圖得三生見面圓。」後比喻人事物的關係非常密切,或父母對每個子女都一樣疼愛。如:「看到震災罹難者家屬的淚水,令人感到一種十指連心的痛。」「所有的小孩對父母來說都像十指連心,怎會有偏不偏心的問題?」
|
道德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目錄1 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2 三期六階段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柯爾伯格理論中對道德發展程度的分期分段,是根據他所設計的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問題情境,用以測驗不同年齡受試所得結果。以下的虛構故事,就是柯爾伯格當年所...
|
海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ㄣ漢語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釋義︰即「海底撈針」。見「海底撈針」條。
01.元.柯丹邱《荊釵記.第三四齣》:「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 參考詞語︰東海撈鍼注音︰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漢語拼音︰dōng hǎi lāo zhēn釋義︰即「海底撈針」。見「海底撈針」條。
01.《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八.四德記.待主償金》:「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僥倖貪夫,一似東海撈鍼,怎得?」 參考詞語︰水底撈針注音︰ㄕㄨㄟˇ ㄉ|ˇ ㄌㄠ ㄓㄣ漢語拼音︰shuǐ dǐ lāo zhēn釋義︰即「海底撈針」。見「海底撈針」條。
01.《醒世□言.第九回》:「就是小兒僥倖...
|
突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起、鼓出。《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新豐有山因震突出,太后以為美祥。」《三國演義》第八三回:「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
|
教育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公平是指入學之後受到相同的教育對待;結果的公平是指不同人學業成功的機會相同。1970年代,美國學者柯曼(J. Coleman)在起點、過程、結果之外,另外增加就業公平的觀點,主張相同教育結果的學生,不因不同身分與背景影響就業機會。綜合教育公平的概念,要確保教育的公平性,必須同時從等量和不等量以及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著手。等量方面,在教育內部中,政府必須提供相同的入學機會,提供相同品質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並確保學生學習成功;在教育外部中,教育資源的分配要符合均等原則,確保同一地區內的徐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不等量方面,在...
|
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過。《北史.卷四○.李彪傳》:「臣有大譴,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室而請死。」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二三齣:「怎那經文呵,明寫著外面無干,偏則是女人之譴?」
|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主體這種間接方式來實現的。人們可根據反饋的資訊,主動適應環境刺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Woolfolk, A. (200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他所認定的規範(自律期),此時不會盲目迷信權威,行無對錯不僅視其行為後果,且考慮當事人的行為動機。柯柏格承襲皮亞傑的觀點並加以發揚光大,進而提出三時期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第一期為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約從幼稚園到小學低中年級,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避罰犯服從導向(避免處罰服從規範),第二階段為相對功利導向(為行為後果得到獎勵而遵守規範);第二期為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約從小學高年級到青年期,又分為兩階段,就是第三階段的尋求認可導向(尋求社會認可做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