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繫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飄泊不定。《莊子.列禦寇》:「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唐.李白〈寄崔侍御〉詩:「宛溪霜夜聽愁,去國長為不繫舟。」
朝聞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聽到道理,晚上就用以改正自己的缺點。比喻人能勇於改過。《晉書.卷五八.周處等傳.史臣曰》:「朝聞夕改,輕生重義,徇國亡軀,可謂志節之士也。」金.侯善淵〈沁園春.道德陰符〉詞:「背覺合塵,朝聞夕改,馬劣顛難捉擒。」
啼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的叫聲。唐.白居易〈寄微之〉詩:「秦女笑歌春不見,巴啼哭夜常聞。」
萬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很多層。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唐.許渾〈崇聖寺別楊至之〉詩:「樹暗水千里,山深雲萬重。」
浪蝶狂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統以蜂、蝶喻指男子。「浪蝶狂蜂」指輕浮放蕩的男子。明.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規勸侍婢》:「驚奇嬌鶯語燕,打開浪蝶狂蜂。若還尋得并頭紅,早把你芳心引動。」《西湖佳話.雷峰怪跡》:「心意馬馳千里,浪蝶狂蜂鬧五更。」也作「浪蝶游蜂」、「狂蜂浪蝶」。
伊拉斯莫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是頗受歡迎的作品。 結語伊拉斯莫相信幼童有「類似猴子的模仿本能」,但卻不希望人文學者變成西塞洛的猴。在文字知識與感官經驗孰輕孰重的爭論中,他偏愛前者,這是人文主義者通有的立場。有人說:「樹木及岩石可以教導你,不需要教師。」伊拉斯莫反駁:「你能從樹木中學到什麼呢?」 資料來源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
沉魚落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
王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而隕其測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戲翱翔乎其顛。秋綢不食抱樸而長吟兮,玄悲嘯搜索乎其間。處幽隱而奧屏兮,密漠油以獺摻。惟詳漢宣帝與漢武帝一樣,信神仙,好游獵。王褒在京中任職了一段時期後,漢宣帝聽信方士之言,要他回益州去祭祀傳聞之中的“金馬碧雞之寶”。不料竟在途中染病,未得醫治即死於旅途之中。 評價王褒早年的經歷,我們不大清楚。漢宣帝時,由於宣帝喜愛辭賦,先後徵召文學之士劉向、張子僑、華尤、柳褒等待詔金馬門。王褒也得到益州刺史王襄的推薦,被召入京,受詔作《聖主得賢臣頌》。宣帝令他與張子僑等一起...
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二十世紀有很多探險家,在歐亞兩洲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終年積雪的高山探險,見到行走很快,類似人的龐然怪物,稱為「雪人」。
兩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海的兩邊陸地。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