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摸象眾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
憲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興盛的樣子。《禮記.中庸》:「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唐.柳宗元〈子碑〉:「憲憲大人,顯晦不渝。」
志同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山頂,堯號為「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殷末孤竹君之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昔...
裹足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食於吳巿,卒興吳國,闔廬為霸。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說之行也,臣何憂乎?子、接輿,漆身而為厲,被髮而為狂,無益於殷、楚。使臣得同行於子、接輿,漆身可以補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乎?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2>也,是以杜口3>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嚴,下惑姦臣之態;居深宮之中,不離保傅之手;終身闇惑,無與照姦;大者宗廟滅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窮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賢於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 (2) 蹶:音ㄐㄩㄝˊ,跌倒、僵仆。 (3) 杜口:...
壯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巢父」。 (3)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山頂。 (4) 薎:音ㄇ|ㄝˋ,輕視。 (5) 風情張日:風度情調如張射的日光;亦可解為志氣比日高。 (6) 霜氣橫秋: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日的天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畚。《廣韻.平聲.元韻》:「籓,大。」
丰標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風度出眾,與眾不同。《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有個聞舍人,下在本店,丰標不凡,願執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蒸飯,米煮半熟後以漉出再蒸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饙,滫飯也。如今北方蒸飯,先以米下水一涫漉出,再蒸勻熟之。下水涫之曰饙,再蒸之曰餾。」《詩經.大雅.泂酌》:「挹彼注茲,可以饙饎。」
頃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傾斜的竹筐,形如畚。《詩經.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道合志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山頂,堯號為「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殷末孤竹君之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