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弔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弔祭並慰問喪家。《晉書.卷四九.阮籍傳》:「裴楷往弔之,籍散髮踞,醉而直視,楷弔喭畢便去。」也作「弔唁」。
人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耳陳餘列傳》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另可參考:《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
揚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故意放言、宣傳。《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谷。」
代越庖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山。死後,葬於山頂。 (2) 鷦鷯:音ㄐ|ㄠ ㄌ|ㄠˊ。鳥名。形體小巧,叫聲美妙,短尾常翹於背上,喜步行、跳躍,常居於陰暗潮溼處,分布於高山地區。亦稱「巧婦」。 (3) 偃鼠:鼴鼠的別名。常居土中,不見日光,視覺因而喪失,捕食昆蟲為生,亦稱「田鼠」。 偃,音|ㄢˇ。 (4) 庖人:廚師。庖,音ㄆㄠˊ。 (5) 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 (6) 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農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農業的婦女。如:「典型的農婦都具刻苦耐勞的精神。」
同志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山頂,堯號為「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殷末孤竹君之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昔...
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定的事項、規章。《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中.南詔傳》:「詔殿中監段文楚為經略使,數改條約,眾不悅,以胡懷玉代之。」《里語徵實.卷中下》:「條約:昔子避地朝鮮,其國俗未有檢束之教,乃施八條之約,使人知禁,後條約始此。」
春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春聯。即後來宋代翰林院於立春日時,書寫詞句貼於禁中門帳的春帖子。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禮異》:「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鞾。正月進帚、長花生。立春進春書。」唐.張子容〈除日〉詩:「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
伯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虞舜的臣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相傳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伯益,益避居山之北。漢.張衡〈西京賦〉:「伯益不能名,隸首不能紀。」也作「伯翳」、「柏翳」。
偕老百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白頭偕老」。見「白頭偕老」條。01.《西湖二集》卷二七:「奴家自見哥哥以來,忘食忘寢,好生牽腸割肚,比兄之情更倍。但以異日得諧秦晉,終身為帚之妾,偕老百年,乃妾之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