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統節慶。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日為「人日」,相傳是女媧創造出人的日子。因自魏晉以後,常在此日戴一種剪彩紙或鏤刻金箔作成人形頭飾的「人勝」之習俗,所以被稱為「人勝節」。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唐.李義〈奉和人日清暉閣應制〉詩:「奉陪人勝節,長願奉垂衣。」也稱為「人日」。
萊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老萊子著五斑襴衣娛親,世稱其衣為「萊衣」。唐.徐堅《初學記.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傳》曰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著五褊襴衣,弄鶵鳥於親側。」後比喻孝養父母。唐.孟浩然〈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也作「萊彩」。
種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七夕時的一種吉祥物。作法為將豆或小麥等種子浸在水中,使其發芽,再用紅藍色的彩線捆成一束,稱為「種生」。有祈求得子得福的寓意。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七夕》:「又以菉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縷束之,謂之種生。」也稱為「種五生」、「五生盆」、「生花盆」。
白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夾衣。唐.李賀〈染絲上春機〉詩:「線結茸背複疊,白袷玉郎寄桃葉。」清.厲鶚〈疏影.輕陰冉冉〉詞:「寒添白袷清明後,掃不盡隨風微斂。」
極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口舌。《初刻拍案驚奇》卷七:「玄宗怒罵之,公遠即時隱入殿柱中,極口數玄宗過失。」《紅樓夢》第一五回:「水溶一面極口稱奇道異,一面理好縧,親自與寶玉帶上。」
五牲看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用的各種肉類祭品,因為是只供陳設以吸引人,是一種用「看」的祭品,所以叫「看碗」。《金瓶梅》第六三回:「五牲看碗,金銀山,段帛繒,冥紙炷香,共約五十餘抬。」
交杯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禮中新婚夫婦交換酒杯後所喝的酒。舊時用紅帶連結兩盞酒杯,使新夫婦各飲一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然後用兩盞,以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也稱為「同羅杯」、「合卺酒」、「交杯盞」、「交心酒」。
光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彩、光輝。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學賦〉:「乘河漢之光氣,騎列星之色。」
繡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絲線繡成的圖畫。三國時吳主趙夫人所創,趙夫人手巧且善畫,能於指間以絲織雲霞龍蛇之錦。見晉.王嘉《拾遺記》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詩二首之一:「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取父母的歡心。三國魏.曹植〈鼙舞歌.靈芝篇〉:「伯瑜年七十,衣以娛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