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狐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狐精。《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當時有婦人著衣者,人皆指為狐魅。」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六齣:「怕歸時,認我做狐魅妖魑,怎再肯相偎相倚?」
伐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後人即以伐柯人指媒人。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其伐柯人兩家通報,擇日過帖,各以色襯盤,安定帖送過,方為定論。」
乳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乳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長者女以金缽盛乳糜上佛。」宋.陸游〈殘臘〉詩:「乳糜但喜分香缽,銀勝那思映鞭。」
撒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結婚習俗,新夫婦對拜完畢,就床左右而坐,男右女左,婦女散擲金錢果,稱為「撒帳」。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合家大小俱相見畢,先生念詩賦,請新人入房,坐床撒帳。」《西遊記》第二三回:「卻只是倉卒間,不曾請得個陰陽,拜堂撒帳,你可朝上拜八拜兒罷。」
是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遍處。宋.歐陽修〈漁家傲.七月新秋風露早〉詞:「是處瓜華時節好,金尊倒,人間縷爭祈巧。」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菽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豆與水。比喻粗劣清淡的飲食。宋.蘇軾〈送程建用〉詩:「辛勤守一經,菽水賢五鼎。」宋.樓鑰〈送制帥林和叔歸〉詩:「公去我亦隱,菽水翻袖。」
臺灣光復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自甲午戰爭失敗割讓給日本後,至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臺灣始告光復。中央政府於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則於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因此便將十月二十五日定為臺灣光復節。簡稱為「光復節」。
弄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泳、戲水。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四.觀潮》:「杭人有一等無賴不惜性命之徒,以大旗或小清涼繖兒,各繫繡色緞子滿竿,伺潮出海門,百十為群,執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戲。」也作「弄濤」。
夜月花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美好的時光。元.劉時中〈一枝花.偷傳袖裡情套.尾聲〉:「成就了洞房中夜月花朝事,受用些綠窗前茶餘飯飽時。」元.無名氏《符金錠》第四折:「不負了夜月花朝,當日個樓上眾人鬧。」
九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言其繁多。九華形容宮室及器物裝飾的色彩繽紛絢麗。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一八首之一:「七芙容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