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3.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雀(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羽色近似。雄鳥喙粗大呈肉黃色,喙基及眼先灰黑色,其餘頭部為灰褐色,帶有草綠色光澤,虹膜紅褐色,背羽及肩羽暗褐色,腰黃綠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具灰白色羽緣,其餘尾羽基段鮮黃色,末段黑褐色,亦具灰白色羽緣,小覆羽及中覆羽暗褐色,大覆羽為褐色,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色,末端帶藍色金屬光澤,三級飛羽棕褐色,下喉、胸、脇及腹為淡黃褐色,腹中央棕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腳肉色。雌鳥羽色類似雄鳥,但羽色較淺,不若雄鳥羽色鮮明。
弄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挵蝶 Isoteinon lamprospilus formosanus 底色黃褐色,後腹面具9個白色斑且外圍有細微黑框,後背面褐色無斑紋,前背腹兩面皆有7個大小不等的白斑,雌蝶體型較大,白斑較發達,其餘與雄蝶相似。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芒草、台灣蘆竹、五節芒、台灣芒、求米草、白茅等。雌蝶將卵產在日照充足的寄主植物葉面,幼蟲孵化後吐絲將葉緣捲成桶狀的蟲巢,最後在裡面化蛹。成蟲常在林緣花叢訪花、吸水或吸食動物排遺。成蟲全年出現,主要發生在3~9月,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另外在日本南部、中南半島南部以及華南東部也有亞種分佈。
臺灣刺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為黑色,腹面覆蓋著灰白色的微毛,鞘上則覆蓋著黃灰色的微毛,鞘表面具有數列由小黑點所構成的縱紋,鞘中央具有黑斑,雌蟲的觸角長度略超過鞘末端。
褐頭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體長4.5~6.7 公釐;頭部黃褐色至深褐色,觸角黑色、絲狀;前胸背板橙黃色;前黑色,側緣處有一條縱向隆脈;腹部末端有2 節乳白色發光器,第一節為長橢圓形,第二節為半圓形。雌蟲體型略較雄蟲大,外型與雄蟲相似,且僅有1枚發光器。
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舟蛾Liparopsis formosana 觸角綠褐色,雙櫛齒狀,雌蟲櫛齒頗短。頭頂褐色,頷部灰白色。胸背褐色;腹背灰白色,雌蟲腹背鱗毛易落,常呈黑色。前前半灰白,後半灰褐色,前緣常有點狀黑斑,近頂角處密集呈長斑或波狀斑,基顏色較深,亞外緣線稍彎入中央,兩側副線常呈微齒狀,外緣線點狀或線狀灰褐色。後灰白色,頂角附近有個深色三角小斑;後緣覆長毛,略帶淡褐色。本種主要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林區。幼蟲在受到驚嚇時,一尾角會產生黃色管狀物。老熟幼蟲會棲息於枝條上並在枝條間吐絲結繭化蛹;成蟲在秋天羽化。其寄主植物為殼斗科(Fagaceae)植物。本種敘述主要引用Lin & Sheng(1996...
雙鉤異長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6-13mm,寬2-3.5mm,長圓柱型。體呈紅棕色至棕黑色。前胸背板似帽,套住頭部,因此無法從背面看到頭部。前胸背板前半具數排齒狀小突起,基部兩側呈尖凸狀。

鞘幾呈管狀,最後1/10處陡地向下彎,包住腹部,形成鞘截面。兩性二型。 雄性於鞘截面上端內側具一對內彎的鉤狀突起,鉤突外側各具一較小的鈍狀突起。雌性鞘截面的鉤狀突起退化成鈍狀突起。

中華薄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星弄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星挵蝶 Ampittia virgata myakei Matsumura, 1910 表底色為黑褐色並具橙黃色斑,前亞外緣橙黃色斑呈現不連續狀,後亞外緣則有數個弧狀排列的橙黃色斑。腹面為黃褐色,前亞外緣近前緣處有橙黃色斑。雄蝶前背方具一黑色性斑,可藉此性徵來辨別雌雄。幼蟲食草為禾本科芒屬的白背芒及五節芒等,雌蝶將卵產於寄主新葉面,幼蟲孵化後會造蟲巢棲身,在光線昏暗時出來取食,最後在蟲巢內化蛹。成蟲發生在7月左右,行動敏捷,常出現在草地、山路或溪旁,吸食花蜜、溪水或動物排遺。除台灣外,也分布在中國東南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徵如屬。

青銅長角短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為黑色,鞘上具有黃褐色的橫長紋,各足為具有光澤的黑色,中、後足腿節的基部呈黃色,觸角長度有超過鞘末端,約為體長的2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