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鉤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鉤蛾/洋麻鉤蛾(Cyclidia substigmaria substigmaria) 目前被歸屬於鉤蛾科(Drepanidae)大鉤蛾亞科(Cyclidiinae)。本種的前為白色底,頂角、外緣與中線有灰黑 色帶;後亦為白色底,外緣、外線與中線各有灰黑色紋。 A Brief Introduction Cyclidia substigmaria substigmaria represents the only member of Cyclidiinae distributed in Taiwan with special wing patt...
旋壁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chodroma muraria
體長約17公分。喙、腳黑色,喙長而尖,略下彎,腳趾長。雄鳥頭頂至背上、胸腹部為灰色,喉部至上胸部黑色,翼紅色有灰色的覆羽和飛羽,飛行時可以見到初級飛羽有白色斑點,尾下覆羽白色有灰色細橫紋,尾羽灰色。雌鳥喉部灰色,身體背部偏淡灰褐色。冬季時雄鳥喉部的黑色消失而和雌鳥外型類似。
共2亞種,分布於歐洲南部及東部、亞洲中部及東部。
棲息於有岩石覆蓋的峽谷、懸崖和山區。常單獨出現在高海拔的山區,如在2,000公尺高的阿爾卑斯山區或是5,000公尺高喜馬拉亞山區,紅色灰色的羽毛在鳥類稀少的高山環境中特別顯眼。善於在岩壁上攀爬,用長而尖的喙尋找啄食岩縫中的昆蟲;當於險峻的峭壁活動時,會用膀當作支撐,行動快速敏捷。喜歡在陽光下張開膀曬太陽。飛行時拍如蝴蝶般優雅而輕快,加上有紅色亮眼的膀,因此也被暱稱為蝴蝶鳥(Butterfly bird)。於岩石的縫隙中築巢,巢由植物的根、草以及苔蘚所構成,內襯動物的毛髮。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旋壁雀科(Family Tichidromidae)
紹德溝螢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色為金屬藍,或金黃藍,或紫藍色金屬光澤;觸角暗褐色,但基部幾節較淡;腳黃褐色,但跗節較深。雄蟲觸角較粗,且各節輕微彎曲。體長:4.0~6.0 mm。 
山椒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的羽色相近。雄鳥的喙黑色,頭、頸、背羽及肩羽為一致的藍灰色,具有不明顯之狹窄白色眼圈,虹膜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亦為藍灰色,但顏色較淡,尾羽為黑色,具大型白色端斑,覆羽及飛羽深黑色且富有光澤,具狹窄的白色或灰色羽緣,胸藍灰色,腹及尾下覆羽灰白色,腳黑色。雌鳥的羽色類似雄鳥,但羽色一般較淡,飛羽及尾羽為灰黑色,缺乏光澤,胸及腹有深淺相間的橫紋。
臺灣長花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scillus taiwanus Nakane, 1995 臺灣長花甲 花甲科(Dascillidae)是鞘目的一個小科,但本科過去曾因為定義不明而包含了許多不同的類群,近年來的研究則陸續將當中的大部分轉移到其他的科,使得全世界已知種類只剩15屬約80種。幼蟲土棲,可能為食根性或是以腐朽的植物質為食。 花甲科在臺灣只有2屬3種的紀錄,但是實際的多樣性應高於此。已知的兩屬中,紅花甲屬(Metallidascillus)有2種,具有紅色而光滑的鞘,很容易辨識。花甲屬(Dascillus)則表面佈滿服貼的長毛,使得暗色的身體呈現淺灰色、淺土黃色等較亮的顏色。臺灣長花甲體長約1–1.3cm...
姬琉璃擬守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屬與琉璃擬守瓜屬Agetocera相近,但鞘自肩後方具一縱脊,且觸角並無雌雄雙態的現象。此種身體逐漸向後變寬,體色黃褐色至紅褐色,鞘藍黑色,觸角黑色,但基部三到四節黃褐色,脛節及基節黃褐色。雌蟲具膨腹現象。體長:4.5~6.5 mm。
玳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灰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灰白色。前頂尖,前緣弧形、雄蝶外緣近直線狀,雌蝶弧形。後近卵形,CuA2脈末端有細長尾突。臀區葉狀突發達,上有橙色及黑色斑紋組成之眼斑。背面黑褐色。腹面底色茶褐色,前、後各有一兩側鑲白線之斑列,於CuA2脈成V字形。前、後中室端有一兩側鑲白線之模糊短條。CuA1室有黑斑與橙色環形成之眼狀斑。臀區有金屬色藍紋及橙色紋。沿外緣有模糊暗色帶。緣毛褐色。雄蝶前腹面後緣具長毛、後背面基有灰色性標。
台灣六點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六點天蛾Marumba saishiuana formosana為台灣特有種。頭、胸部背面粉紅褐色,具深褐色背中線;腹部淡褐色,各節前緣顏色較深,具細的深褐色背中線。前正面各橫線明顯,呈褐色,頂角深褐色,外緣呈鋸齒狀,外緣凹陷處有白色緣毛,近臀角處有兩深褐色斑點,亞外緣線彎曲包圍這2個斑點;後近臀角處有2個深褐色斑點,斑點較前的大,外緣亦呈鋸齒狀。前反面頂角深褐色,臀角橙褐色,其餘部分白褐色;後反面臀角上方橙褐色,具2條褐色寬橫帶。成蟲在3~9及11月出現。其寄主植物及幼期生態未知。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參考張保信(1989)及陳雲鴻(1994)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白水脈螢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鞘具網狀刻痕;體色黃褐色;鞘藍綠色具金屬光澤;後胸腹板及腹部黑色且具藍色金屬光澤;觸角黑色,但基部三節褐色。體長:4.0~5.2 mm。
紅巨螢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體色為藍色具金屬光澤;鞘紅褐色具紫色金屬光澤;觸角黑褐色;腹部紅褐色;前胸背板側方有一小型橫向深溝,前側角向前突起呈鈍角狀。體長:10.5-13.5 mm。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