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8.7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出部。
鵐(掛墩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略有差異。雄鳥自額、頭上至後頸為灰色,各羽有黑色軸斑,眼先及眼周圍乳白色,頰線白色,顎線黑色,耳羽栗赤色,形成一明顯斑塊。背、肩羽、腰、尾上覆羽栗色,背部有黑色縱斑;尾羽黑褐色,羽緣赤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瓣有細長的白色楔狀斑;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及三級飛羽黑色,淡褐色羽緣;覆羽黑色,羽緣赤褐色。腹面的喉、白色,部有粗黑縱紋並列成一環帶;腹間及脇部淡赤褐色,腹部污白,尾下覆羽白色。雌鳥大致似雄鳥,背面羽毛濃褐色,羽緣皮黃色;栗色帶不明顯,部黑色斑紋小而模糊。喙黑褐色,下喙基部淡色;跗蹠及趾肉褐色。
斑腔吻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elorinchus kishnouyei (Jordan & Snyder, 1900)
頭部腹面光滑無鱗,眼窩極大,口小,吻部較鈍短,吻端有一小型的三角狀棘突。齒為錐狀,6列排成寬齒帶;鰭基底之上後方有一大而明顯的圓型黑斑;體被櫛鱗,鱗片上之小棘平行排列,大小約略一致。發光器中長,由肛門起向前延伸止於兩腹鰭基底之間。體色為淺棕色,腹部白色,小型個體部的黑色圓斑會於死亡後消褪。
南日本太平洋側,中國南海、台灣。
棲息於水深250~450公尺的水域,生活在混濁的泥沙底質上,幾乎是以多毛類為食,偶而在胃中發現甲殼類,生殖季在2~4月。
棲息於400公尺左右的個體較大型,體長達30公分,軀幹部分可食,捕獲數量甚多,漁民常於海上作業時,在漁船上充當午餐,小型個體則作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黑翅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體長10.0~11.5公釐;頭部黑色,觸角絲狀;前背板桃紅色;前翅黑色;腹部末端有2節乳白色發光器,第一節為長橢圓形,第二節為半圓形。雌蟲體型略較雄蟲大,外型與雄蟲相似,僅有1枚發光器。
橘紅方螢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屬與廣螢金花蟲屬Gallerucida相近,同樣是後腹板前緣突起遮蓋大部分的中腹板;但差異在於此屬觸角第三節遠長於第二節(至少2.5倍),而廣螢金花蟲觸角第三節相等或稍長於第二節。體色黃褐色或紅褐色,觸角黑色,但基部兩節較淡;脛節及跗節黑褐色或黑色。雄蟲觸角鋸齒狀,雌蟲觸角絲狀。體長:9.5~10.5 mm。 
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雄蟲前翅長約 50mm,雌蟲者約 60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達端部,雌蟲者絲狀;雄蟲整體淡褐色,雌蟲整體栗褐色;前後翅寬大,前翅頂角於雄蟲呈直角狀而雌蟲者稍突出,前翅具有兩條棕色互相平行之棕色直線紋,後翅具有三條淡灰褐色直線紋而以中央者較為明顯。
疏斑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背鰭起點約在口裂和鰓孔間。脊椎骨數131-133。體色黑褐,頭部黃色,身體滿布白色波浪狀的交錯紋線;花紋延伸到背、臀及尾鰭部分。
花斑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thorax neglectus (Tanaka, 1911)
頭、部肥大,尾部細長;上、下頜短而鈍。上、下頜齒單列,無頜間大尖牙;鋤骨齒單列,僅2~5顆。魚體底色紅褐;體表散布許多小黃白斑點,在背鰭上亦可發現相同特徵,斑點以頭部為最小最密,愈近尾端則斑點愈疏;口內的皮膚具有類似體表的斑點形式。背、臀鰭稍微具有白色邊緣;鰓孔顏色較深;眼虹彩呈暗藍色。鮮活時體表包覆有一層黃色的黏膜。中至大型的鯙類;記錄中其全長可達120公分,但一般在臺灣所採到的本種標本,其體長很少超過100公分。
全世界僅分布於日本和歌山縣以南、中國至南中國海一帶海域。在臺灣見於基隆、南方澳和成功等地。本種的模式標本採自台灣的基隆。
本種鯙類棲息的水層較深,約為100~300公尺深的海底或大陸斜坡。主要以底棲性魚類為食。多為底延繩釣漁法所捕獲。在人為水族環境中不易存活,可能是環境及水壓相差太大的緣故。
曾見於魚市中販售,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秧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灰秧雞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棲於低原之稻田中或沼澤中,牠在臺灣族群數量並不普遍。在臺灣的繁殖僅史溫候於7月27日獲得一雌鳥和一窩7枚蛋的記載,蛋的顏色為粉紅乳色有紫灰和栗紅色的污斑,污斑多密集於圓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運動或服用藥物等方式使部健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