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0.39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鷦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nicorhina leucophrys
體長11公分,上體由頭、背、翅及尾為棕褐色,翅及尾羽有黑色的橫紋,白色的眉線細長明顯,頰為白色交雜黑色的縱紋,至上腹為灰色,尾下覆羽紅棕色。
共18亞種,分布於美洲,由墨西哥中部至厄瓜多西部及玻利維亞北部,海拔分布1,000~2,900公尺。
喜好高海拔的森林環境,成對或整個家族在濃密的藤蔓或灌叢中活動,於地面落葉及附生植物中尋找食物,十分好動。雌雄鳥在三月至六月的繁殖期會有二重唱,巢為球狀,開口朝側下邊,以鬚根及青苔組成,築於低矮的灌叢中,每窩產2枚白色卵,亦於巢中棲息。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鷦鷯科(Family Troglodytidae)
腹肚若水櫃,坎若樓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肚子像水箱一樣凸起,前肋骨像樓梯一根根突現。形容人營養不良的模樣。
圓葉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翅鞘斑紋變化非常多,可以大略分成三種形式:整個翅鞘黃褐色,或是黑色,還有就是黑色翅鞘上有黃褐色斑紋。體長:3.0-4.5 mm。 
雷褔氏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吻短而鈍;頜齒單列,頜間齒為2-3個可倒伏的尖牙。脊椎骨數125-128。小魚體暗褐色,略帶紅紫,成魚體色由黃褐色至紅褐色。體側有2-4列褐斑,背、臀鰭上各具一排梳狀的褐斑,大斑點間有許多細小的褐斑點;前後鼻孔黃白色。
氣滿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氣憤。《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譚叱曰:『汝弟見事曹操,汝懷二心耶?』評聞言,氣滿填,昏絕於地。」
蜂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lyerata fimbriata
體長8公分。以P.f.fimbriata亞種為例:喙直,呈黑色,頭至喉部、背部、部及腹側為翠綠色;腹部內側白色,白斑呈三角形;尾下覆羽褐色,翼及尾羽黑色。
共8亞種,分布於南美洲北部,由安地斯山地東部至玻利維亞南部及巴西南部。
棲息於海拔500公尺的次生林的灌木叢或森林邊緣,常棲息於裸露的樹枝。以低灌木叢或森林中層的花朵的花蜜為食,具覓食領域,會強烈攻擊入侵者。叫聲輕柔,像兩個小卵石相撞的聲音。巢築於離地不到1公尺的灌木叢叉枝或矮樹樹枝末端。南美洲蘇利南的族群終年皆可繁殖,其他地區者則有季節性。
鳥綱(Class Aves)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蜂鳥科(Family Trochilidae)
紋青銅虎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鵐(指名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略有差異。雄鳥自額、頭上至後頸為灰色,各羽有黑色軸斑,眼先及眼周圍乳白色,頰線白色,顎線黑色,耳羽栗赤色,形成一明顯斑塊。背、肩羽、腰、尾上覆羽栗色,背部有黑色縱斑;尾羽黑褐色,羽緣赤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瓣有細長的白色楔狀斑;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及三級飛羽黑色,淡褐色羽緣;覆羽黑色,羽緣赤褐色。腹面的喉、白色,部有粗黑縱紋並列成一環帶;腹間及脇部淡赤褐色,腹部污白,尾下覆羽白色。雌鳥大致似雄鳥,背面羽毛濃褐色,羽緣皮黃色;栗色帶不明顯,部黑色斑紋小而模糊。喙黑褐色,下喙基部淡色;跗蹠及趾肉褐色。
淡網紋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頜齒單列。脊椎骨數128-131。體灰褐至灰綠色,帶有黃白色網狀細紋。小型魚該網紋清晰,但隨體長增加,網紋會變得較模糊而不明顯,而灰褐的底色會變成一塊塊多邊形的深色斑。
針形球接子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溝、葉明顯(en grande tenue);通常多坑疤(scrobiculate);有邊緣溝,不深,外形未壓縮(unconstricted)。頭部無疣刺;有時有淺的中央鞍前溝(median preglabellar furrow);頭鞍有前葉,呈亞四邊形、梯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橫越頭鞍溝(transglabellar furrow、F3)平直或後凸;後葉F1、F2清楚;頭鞍後端圓弧形;頭鞍疣位於F2前或後一點點;基葉簡單,在F1旁。尾部有簡單的邊,無刺或雙刺;軸部長,逼近尾部邊緣溝,外觀稍壓縮(constricted),亞三角形或尖拱形;F1、F2有或無;F2平直或繞過軸疣;後葉半卵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