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8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順其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事物的本質自然發展。[例]凡事順其自然即可,別太強。
守望相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滕文公上》使畢戰問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之。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死徙1>無出鄉2>,鄉田同井,出入相友3>,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注解〕 (1) 死徙:死,指死者安葬。徙,音ㄒㄧˇ,指生者...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實」則指其品德情操,這是以「春華」與「秋實」比喻「文」與「質」,文與質各有擅勝。又《顏氏家訓.學》中說:「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也是以「春華」喻文,「秋實」喻質,而儼然有以「文」為手段,以「質」為目的之觀念,即「春華」之文采,乃為了「秋實」的利行,二者有著因果的意涵。由此再引申,就產生了比喻努力與成果過程因果關係的意義。
撫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撫慰。《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刺王劉旦傳》:「撫慰百姓,移風易俗,厥路何由?」《三國演義》第七五回:「呂蒙將沿江墩臺所獲官軍,用好言撫慰,各各重賞。」
體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諒解。《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徒守愿節,終隔體諒。群后百司,重茲敦獎,茲厚顏,當此休祚。」《紅樓夢》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體諒我。還要嫂子轉替哥哥說了,先把這官司按下去才好。」
箴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戒勸的言詞。《書經.盤庚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微薄。同「綿」。如:「棉薄」、「棉力」、「棉薄之力」。清.徐珂《清稗類鈔.棍騙類.騙押櫃銀》:「吾力棉,未能為子有所籌。」《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兄弟只好竭棉力,捐一百銀子,附附驥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如:「拳起腿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學》:「時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既憤悱之氣思有所洩,遂追就前志,為此書。」
良藥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抱負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藥吃起來雖然覺得很苦,但是聰明的人卻會強自己喝下它,因為知道吃下之後能夠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話語聽起來讓人很難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卻會聽從,因為知道採納之後可以成就大業。後來「良藥苦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能治好病的藥,多味苦難嚥;亦用於比喻諫言多不順耳,但卻有益於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