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吊虎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趁著二人交戰的機會,探井取水。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沙和尚已取了水,此時孫悟空正想趕盡殺絕,但沙和尚卻道:「饒了他吧!」孫悟空一聽,就告訴如意真仙,這次用「調虎離山」的計策,已經順利取了水,且念在他之前不曾犯法,於是就放了他一馬,並且警告他以後再有人來取水,不可以再有要挾、勒索的行為。後來「調虎離山」就用來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的據點,以便趁機行事,達成目的。
呼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呼叫喚。《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列傳中.李白》:「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
2.利用無線電傳呼設備叫對方。如:「無線電呼叫」。
高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例]高聲朗誦、高聲
啦啦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競賽時,在旁邊加油、歡呼、吶助陣的隊伍。如:「這場球賽你來我往,勝負難分,雙方的啦啦隊都到聲嘶力竭。」也作「拉拉隊」。
狼嗥鬼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哭聲非常淒厲悲慘。如:「慘遭敵軍的蹂躪摧殘後,滿城狼嗥鬼叫,哀鴻遍野。」也作「狼號鬼叫」。
低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朗誦、吶、高唱、高歌
太陽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的大穴道之一。位於眉稜骨和外眼角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動脈搏動處。[例]他不斷的按著太陽穴,直頭疼。
諠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說話、叫、笑鬧。《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正是賓主諠譁,觥籌交錯。」《西遊記》第二○回:「那城中又無旌旗戈戟,又不是砲聲響振,何以若人馬諠譁?」也作「喧譁」。
尖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尖細刺耳的聲音,高聲叫。如:「放任孩子在公共場所高聲尖叫的家長,總會引來不解且嫌惡的目光。」
口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於作戰、軍隊操練或做體操時,以簡短的術語所下達的口頭命令。《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兩面奏起軍樂,洋教習一馬當先,著德國操的口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