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吸振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減少汽車上下振動或回轉軸扭動的共振裝置。也稱為「制振器」。
唱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唱機唱頭上裝的針。藉著唱針的運轉,唱頭將音溝的振動,轉換成電的信號。可分為圓形、橢圓形及夏巴塔形(Shabata)三種。
送話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話機的一部分。發話時,聲波使其炭精板振動,電流發生變化,受話器則因而產生與原音波相同的振波而發聲。
惕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戒慎恐懼。《墨子.尚同中》:「是以舉天下之人,皆恐懼振動,惕慄不敢為淫暴,曰天子之視聽也神。」唐.韓愈〈河南府同官記〉:「群臣惕慄奉職,命材登良,不敢私違。」
太平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滿、蒙、漢打擊樂器,也稱為「單鼓」、「羊皮鼓」。用鐵為框,蒙以獸皮,鼓面略呈團扇形,底下有數枚小鐵環,有的鼓面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生穗。舊時常用於春節時,或祭祀、跳神等活動,以祈太平,故名。唐代已有,宋代稱為「打斷」。
2.流行於北京、河北、東北、陝西、寧夏等地,表演時左手持鼓柄,右手執鼓鞭,敲擊鼓面,並同時震動鐵環作響,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種表演形式,也稱為「太平鼓」、「太平鼓舞」。
按摩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對人體施予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鬆弛肌肉筋骨,以達到消除疲勞等功能的器具。一般分為手動式、電磁式與電動式等。
帶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聲帶振動。參見「帶音」條。
爭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點、險些。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爹,是個婆婆,爭些勒殺了。」《西遊記》第二一回:「黃河浪潑徹底渾,湘江水湧翻波轉。碧天振動斗牛宮,爭些刮倒森羅殿。」也作「爭些個」、「爭些子」、「爭些兒」。
桑琅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振動、碰擊的聲音。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搖幾下桑琅琅蛇皮鼓兒,唱幾句韻悠悠信口腔兒。」也作「廝琅琅」。
發話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話器的功能是將聲波變成電流送到通話對象的收話器。早期發話器的構造,以薄鐵片做成的振動板與固定板間充滿碳粒子,當我們說話時,聲波激振振動板,振動板與固定板間的碳粒子因為受到擠壓,間隙縮小,接觸面積增大而使電阻變小,電流增強;反之則電流變小,隨著我們說話聲音的大小,發話器便送出強弱不同的電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