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族。[例]劉備創立蜀漢,矢志恢復漢朝宗室。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有義氣,又懂得謙讓,因而贏得世人的稱頌,絕非空有其名,所以值得為他們立傳。文中也用了「名不虛立」之語。後來「名不虛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與實際相符,而非徒有虛名。
貢禹彈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準備做官。貢禹彈冠指漢朝貢禹和王吉為友,當王吉為官時,貢禹亦出仕相佐,所以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比喻樂於輔佐政治意念相同的人。唐.李德裕〈授狄兼謨兼益王傅鄭東之兼益王府長史制〉:「有爰絲正席之忠,以柬之取捨俟時,有貢禹彈冠之操,皆行不苟合。」
死灰復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事。 (8) 起徒中:指韓安國自犯人中被提拔出來。起,拔擢、起用。徒,罪犯。 (9) 二千石:漢朝制度,依俸祿多寡區分官吏等級,此指二千石俸祿,即一百二十斛。石,音ㄉㄢˋ,計量單位,數量詞。 (10) 亡走:逃跑。 (11) 肉袒謝:脫去上衣,以示謝罪。 (12) 善遇:善待。
立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程度,如穀雨、大雪…等(註2)立冬是四時八節之一,故為第一類。 立冬神冬天到來,民間藝術家將其形象塑為一位文將,相貌大器,穩重持拔貌。 與「立冬」有關的俗諺「立冬田頭空」:立冬時,台灣中南部二期稻作皆已收割...
整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者誰也?今何以卑汙長者?」 〔注解〕 (1) 宋忠:漢朝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2) 賈誼:西元前200∼前168,漢朝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 (3) 瞿然:驚慌、恐懼的樣子。瞿,音ㄐㄩˋ。 (4) 獵纓:攬纓,攬冠纓而正衣襟,整飾儀容的意思。纓,音|ㄥ,繫帽於頸的帶子。 (5) 危坐:挺直身軀端坐。 (6) 竊:私下。謙詞,用來表示所言所行只是自己不成熟的表...
大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此類推。但後人皆統稱此十二節氣加上十二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並且沿用至今。另外,二十四節氣歷經各朝,在漢朝終於制定完成,又可分為四大類:1. 第一類依照四季季節的轉則為準,如四時八節2. 第二類反映氣溫冷熱狀況,如小暑、大寒…等3. 第三類表現自然生物因氣候變化而呈現的生息情況,如驚蟄、小滿…等4. 第四類表示降雨、雪的程度,如穀雨、大雪…等(註2)闡明降雪程度的大雪,歸屬於第四類。 大雪神相較於小雪神,民間藝術家將大雪神的形象,同樣刻畫成武士,大是大雪神手揮軍旗,氣勢更是雄武不凡,言明大雪驟降之況。 與「大雪」有關的俗諺...
黃雀伺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蟬」這句成語就是由這件事化出,用來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另外,在漢朝劉向《說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小孩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呢?」那個小孩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都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無暇顧及身後的危險。」吳王聽了,警覺到有許多國家正對吳國虎視眈眈,恐怕會利用吳國專力伐楚時乘隙...
瓦解冰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冰消瓦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冰消瓦解」原作「瓦解冰泮」。三國時,曹操要攻打孫吳,文書官陳琳便替曹操寫了一篇聲討孫權的文章,以增加曹軍的氣勢。文章中提到漢朝初年的七國之亂,當時漢高祖劉邦分封劉姓子弟為王,諸侯國各自為政,屢次與中央抗衡。景帝時,鼂錯建議削弱諸侯的勢力,被皇帝接納,因而引起各諸侯王的不滿。吳王劉濞遂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起兵叛亂,一時間聲勢浩大,頗有威脅中央的氣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領軍平亂,沒有多久,這七國的軍隊就瓦解了,為首的吳王劉濞也遭到殺害。原本的七國大軍根本無法抵擋漢軍,因為他們都是烏合之眾。陳琳便用這事件來比喻曹軍的氣勢,有如當時的漢室天威震人,各路人馬都無...
恐後爭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就讓楚國先歃血。 「恐後」是出自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內容是說王莽在西漢末年時,已察知漢朝即將走到盡頭,國力衰微,因而心生貪念,以外戚的權勢,作威作福,行使命令。其他的諸侯王看到這樣的局勢,都紛紛向王莽致上最敬禮,爭相奉上印璽,惟恐落於他人之後,有的則歌頌王莽的功德,極盡諂媚,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爭先恐後」,指競相爭先,惟恐落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