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獄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的案件。《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教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其附于刑者歸于士。」《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民之急務。」
因公假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假公濟私」原作「託公報私」。西漢末年,外戚專政,朝政幾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虛設,國勢動盪不安,外戚大臣之間明爭暗鬥,更是時有所聞。當時王莽已有謀篡漢室的野心,他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並且一步步地剷除所有反對他的人。翟方進是漢成帝時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
清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標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2>,至有石渠3>分爭4>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
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欺騙。《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即有所間非,則臣莽當被詿上誤朝之罪。」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2>,至有石渠3>分爭4>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至王莽專偽,終於篡國,忠義之流,恥見纓紼,遂乃榮華丘壑,甘足枯槁。雖中興在運,漢德重開,而保身懷方,彌相慕襲,去就之節,重於時矣。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
九流三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20。自漢高祖劉邦滅秦起,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餘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3) 劉向: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
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記。《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書.周魴傳》:「井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也作「表誌」。
情同意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