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落穆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達坦蕩,而行為內斂,不露鋒芒。《晉書.卷四三.列傳.山濤》:「澄嘗謂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衍曰:『誠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空空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聽之。至四更卻返曰:「送其信了,後夜必使精精兒來殺某,及賊僕射之首。此時亦萬計殺之,乞不憂耳。」劉達大度,亦無畏色。是夜明燭,半宵之後,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于床四隅。良久,見一人自空而踣,身首異處。隱娘亦出曰:「精精兒已斃。」拽出于堂之下,以藥化為水,毛髮不存矣。隱娘1>曰:「後夜2>當使妙手空空兒3>繼至。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4>其蹤,能從空虛之入冥5>,善無形而滅影6>。隱娘之藝,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繫僕射之福耳。但以于闐玉周其頸,擁以衾,隱娘當化為蠛蠓,潛入僕射腸中聽伺,其餘無逃避處。」劉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聞項上鏗然,聲甚厲。隱娘自劉口中躍出。賀曰:...
心怡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怡悅,神態爽朗達。《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二三.泰和記.劉蘇州席上寫風情》:「幸青皇肯憐,故紅妝相向,心怡神曠,願效鸞凰。」也作「心曠神怡」。
應風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風披靡」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於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深林鉅木,嶄巖嵾嵯,九、嶭,南山峨峨,巖陁甗錡,嶊崣崛崎,振谿通谷,蹇產溝瀆,谽呀閜,阜陵別島,崴磈瘣,丘虛崛,隱轔鬱,登降施靡,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築。掩以綠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尃結縷,欑戾莎,揭車衡蘭,稿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橙若蓀,鮮枝1>黃礫2>,蔣芧3>青薠4>,布濩閎澤5>,延曼6>太原,麗靡7>廣衍,應風披靡8>,吐芳揚烈9>,郁郁斐斐,眾香發越,肸蠁布寫,晻苾勃。 〔注解〕 (1) 鮮枝:一種香草,可染紅色。...
慧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思想觀點=慧遠的佛學宗旨,實導源於般若。在他尚未出家時,原本較擅長老莊,後因聽道安講解般若後,然開悟。=評價=慧遠生於亂世,卻處於佛法鼎盛時代,在人文薈萃,百家爭鳴的兩晉之際,躬逢其盛。承道安之學風,德行淳至,厲然不群,隱居廬峰三十餘年,率眾行道,昏曉不絕。廬山儼然已成為南方佛教中心,而遙與北方之羅什教團相媲美。在佛學上的建樹,堪與道安並駕齊驅。=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六》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94064.htm
蒙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恩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府判若賜周全開,非唯小娟感激,盼奴泉下也得蒙恩了。」
水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據《文苑英華.卷九一九.碑》引)保定三年1>,授都督羅州諸軍事、羅州刺史,仍領金州兵馬,應接上庸公2>於文谷路,溪澗崢嶸3>,巖崖嶮4>,山窮水斷,馬束橋飛5>,中垺6>既開,雙城即款7>。 〔注解〕 (1) 保定三年:即西元563年。保定為北周武帝之年號。 (2) 上庸公:即陸騰(?∼西元578),字顯聖,北周代人,陸旭之子。北魏末,任通直散騎常侍。及魏分東西,仕東魏,為陽城郡守。魏恭帝三年,爵上庸縣公,邑二千戶。西魏文帝大統九年,被俘降,宇文泰以其為帳內大都督,領兵鎮壓各地起事。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拼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性命、不顧一切。如:「小張拼死衝進火場搶救他的孩子。」
爽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然開悟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一一.晚霞》:「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惡其非人,囑毋勿復言。」
街譚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街談巷議」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1>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黨連群。寔蕃有徒,其從如雲。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屍僵路隅。丞相欲以贖子罪,陽石汙而公孫誅。若其五縣2>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3>。剖析毫釐4>,擘肌分理5>。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郊甸之內,鄉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 (2) 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