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4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招權納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持權柄,收受賂。《元史.卷二○四.宦者傳.朴不花傳》:「不花驕恣無上,招權納賂,奔競之徒,皆出其門,駸駸有趙高、張讓、田令孜之風。」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一.何思明遊酆都錄》:「皆人間清要之官而招權納賂,欺世盜名,或於任所陽為廉潔,而陰受苞苴。」也作「招權納」、「招權納賕」。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移其事,如轉戶樞,胥輩窺之,審玩之熟,為日久矣。所欲為者,如取如攜1>,不見有毫髮畏憚之意。惟其正論誠意,則扞格2>而不入,乃以此自謂其明且公也。 〔注解〕 (1) 如取如攜:想要什麼就拿什麼。指貪瀆巧取之行。 (2) 扞格:互相牴觸。扞,音ㄏㄢˋ。
密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中通報。《三國演義》第二回:「左右密報張讓,讓等轉告阿苗,又多送賂。」
得不償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賂遺購賞:行、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賣官鬻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賣官位,並收取賂,以蓄意錯判訟案。宋.朱熹〈己酉擬上封事〉:「而左右近習,皆得以竊弄威權,賣官鬻獄,使政禮日亂,國勢日卑。」《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傳》:「今任使非人,賣官鬻獄,囚繫非辜者多。」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
貪慾無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財的慾望沒有限度。《國語.晉語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慾無藝。」也作「貪無藝」。
嚴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481~1568)字惟中,號介溪,明江西分宜人。世宗時為相,攬權貪,斥戮異己,後被劾罷官,以子世蕃仍縱恣,籍沒,寄食墓舍而死。嵩善書,工詩文,著有《鈐山堂集》。
賣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出賣官職。《三國演義》第三回:「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故隱於此。」
成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成時尚風氣。如:「蔚然成風」。唐.韓愈〈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債負,遂相典貼,漸以成風。」《資治通鑑.卷二七三.後唐紀二.莊宗同光二年》:「偽梁之季,賂成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