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得心應手」。見「得心應手」條。01.宋.劉克莊〈徐摠管雨山堂詩跋〉:「他人嘔心撚髭,鉤章棘句,營度甚苦,而侯(徐伯東)得手應心,易易如此。」02.明.李贄《焚書.琴賦》:「故蔡聞弦而知殺心,鍾子聽弦而知流水,師曠聽弦而識〈南風〉之不競,蓋自然之道,得手應心,其妙固若此也。」 
辭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詞、曲、文章等的總稱。《後漢書.卷六○下.蔡傳》:「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士先器識而後辭章。果然內行克敦,文辭都是末藝。」也作「詞章」。
沙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精汰穢。漢.蔡〈太尉楊秉碑〉:「沙汰虛冗,料簡貞實。」《三國志.卷五七.吳書.朱劇傳》:「疾貪汙在位,欲沙汰之。」
武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嫵媚。漢.蔡〈青衣賦〉:「都冶武媚,卓鑠多姿。」
杜口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口,不敢言語。形容非常害怕而不敢說話。《後漢書.卷六○下.蔡傳》:「今皆杜口結舌,以臣為戒,誰敢為陛下盡忠孝乎?」《晉書.卷四七.傅玄傳》:「而人主若不能虛心聽納,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結舌。」也作「杜口絕舌」。
覆地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翻地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朝詩人劉商,字子夏,彭城人,少時博學強記。大曆進士,官至檢校禮部郎中、汴州觀察判官。他能文善畫,喜好道術,詩以樂府見長。著有〈胡笳十八拍〉傳世,當時兒童婦女皆能誦之。〈胡笳十八拍〉是敘述漢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際遇。蔡琰,東漢陳留圉人,名儒蔡之女。幼承家學,博覽群籍,深諳音律。獻帝初平二年(西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擄至北方,為南匈奴左賢王去卑脅迫成親,從此羈留胡地十二年,並育下二子。曹操當政後,念及與蔡的舊日情誼,遣使前往胡地,將蔡琰贖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異於故鄉的風土民情,不禁感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故,就像...
有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其極限。《文選.賈誼.鵩鳥賦》:「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文選.蔡.陳太丘碑文》:「命不可贖,哀何有極?」
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憂急愁煩。《後漢書.卷六○下.蔡傳》:「朝廷焦心,載懷恐懼。」《儒林外史》第一六回:「這些事都不要焦心,且靜靜的養好了病。」也作「燋心」。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叫大笑,忘了自己。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二)李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書法的感受。他從李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
令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賢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漢.蔡〈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