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dromys chrysogaster (E. Geoffroy, 1804)
本屬動物為大型類,身體流線型,水性佳,頭扁而長,鼻孔朝前,雙眼的位置較高,耳小,腳大有蹼;頭軀幹長11.9~35公分,尾長10.3~35公分,體重300~1,300公克,底毛軟而密,外毛長而光亮,背部暗灰褐色,腹部黃褐色,尾巴有毛,除末端為白色外,其餘部分為暗色。
摩鹿加南部的歐比島、新幾內亞和其西北部島嶼、澳洲和附近島嶼、塔斯馬尼亞。
棲息在河流、沼澤、河口等水域附近,會在樹幹中空處或河岸邊的凹洞中以草片做窩居住,任何時間都會進到水中活動,尤其是晚上,視力好,在水中眼睛還是開著,經常在水邊覓食,以嘴捕捉、攜帶獵物,但會把捕捉到的食物帶到木頭上、石頭上或內陸吃,食物包括魚、大型水棲昆蟲,但也吃蜘蛛、甲殼類、貝類、蛙、龜、鳥和蝙蝠;通常單獨活動,有領域性,春夏為生殖高峯,雌在2個月的時間內可生2~3胎,懷孕期約34天,一胎1~7仔,通常3~4仔,出生時體重約25公克,閉眼無毛,14天睜眼,29天斷奶,4個月性成熟,圈養下壽命可達6年2個月;以前會被大量捕捉以利用其皮毛,現在數量仍多。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Family Muridae)
裏白麴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莖不分枝或由基部分出許多斜倚的花莖,莖灰色,高15-60 cm,被絨毛。基葉蓮座狀,橢圓形,3-10 ´ 0.8-2 cm,於第二年生時枯萎但仍宿存,莖葉與基生葉形態相似,向莖頂漸變小;葉上表面綠色近乎無毛;下表面密被白色氈毛。頭花多數,由腋生的穗狀花序複排列為圓錐狀。冠毛於基部相連成環。

尾巴上害癤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出膿也不多。老尾巴本細小,就是生了癤子也不會太大。比喻才能有限,沒多大的能耐。《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樣看來,你好像老尾巴上害癤子──出膿也不多。」也作「老尾巴生瘡兒」。
相對座標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相對座標定位方式的滑。這種滑非常普遍,它的指標永遠以上一次指標的停留位置作為起始位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徵納運京的米穀,受到雀啄齧的損耗,稱為「雀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三:「明宗惻然,乃詔自今石取二升,為雀耗,至今行之,所謂加耗者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雀和老。比喻微不足道或品類低下的人。《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雀耳。」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城空雀死,人去豺狼喧。」
2.比喻因小事而爭訟。參見「牙雀角」條。
袋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urramys parvus (Broom, 1896)
頭軀幹長10.1~13公分,尾長13.1~16公分,體重30~60公克;背部灰褐色,腹部毛色較淺,背毛延伸到尾部約1公分,其餘尾部幾乎無毛;雌獸有育兒袋及2對乳頭。
澳洲維多利亞東部、新南威爾斯東南端。
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1,800公尺的高山或亞高山地區的灌木林中,可爬樹,但遇到危險,也會立刻鑽入石堆或地洞中,冬季會休眠;夜間活動,食性以種子、果實、蠕蟲、節肢動物為主,是唯一已知有儲食行為的有袋類;可群體居住,但生殖雌獸會驅趕其他個體,好棲地中的族群密度可達每公頃14~20隻雌獸,但一般密度遠低於此值;發情週期20.5天,懷孕期13~16天,一胎1~8隻,但育兒袋中僅能容納4隻,3週大離開育兒袋,5~6週開眼,8~9週斷奶,3~4個月達成體體型,雌獸在出生後的第1個春天即可生殖,雌獸在野外壽命可達11年,雄獸僅4年。由於棲地侷限,數量少,本種屬於瀕臨絕種動物。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Order Diprotodontia)
袋森科(Family Burramy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囓齒目。體大於,毛黑褐色,尾長大,行走迅捷,多棲於樹上,食果實。也稱為「松」。
非洲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chyoryctes splendens (Ruppell, 1835)
外型像鼴或美國囊,但無頰囊,眼小、耳小,臉上硬毛有觸覺功能,門齒發達,但無溝槽,腿短而強壯;頭軀幹長16~26公分,尾長5~9.5公分,體重160~280公克,尾短有毛,身體從褐色、紅褐色到黑色都有,腹部毛色較淺。
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烏干達、盧安達、浦隆地、肯亞、坦尚尼亞東部。
通常生長在年雨量超過50公分的開闊草地、疏林和開墾地,海拔分布可達4,150公尺,會以門齒咬鬆土塊來挖掘地道與地洞,覓食地道很長,深度約15~30公分,但乾季時會挖得更深,洞口的土堆7~15公分高,15~40公分寬;夜行性,食物以植物的地下根莖為主,但也會到地表收集築窩的材料和一些草與豆類食物;獨居性,族群密度最高可達每140平方公尺1隻,終年可生殖,但雨季為生殖高峯,雌一年平均生2.1胎,懷孕期37~49天,一胎1~4仔,通常僅生1~2仔,出生時體重15~25公克,4~6週斷奶,6個月性成熟,壽命約1年,但野外最長壽命記錄為3.1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Family Mu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齧齒目屬。外形似,毛深灰色,頸下和腹部呈白色,毛皮珍貴,可製裘。多生活於寒地的森林中。也稱為「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