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beo erythrurus (Fowler, 1937)
體圓長;上頜觸鬚1對;體為棕黑色,各鰭為鮮紅色;體長可達15公分。
東南亞的淡水水系。
棲息河川、湖泊、池塘之底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鯉目(Order Cyprin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鯉科(Family Cyprinidae),Carps or Minnow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ithrodontomys megalotis (Baird, 1858)
本屬動物外型似鼷(Mus),但尾巴毛較多,上門齒有溝槽,耳大,體背灰黃色到褐色,體側毛色較淡,腹部白色或灰白色,有時帶一些黃褐味,尾巴窄長,背面色深、腹面色淺;頭軀幹長5~14.5公分,尾長4.5~11.5公分,體重6~20公克。
英屬哥倫比亞南部到印地安那州東北部和墨西哥南部。
棲地多樣,但通常附近有短草地,出現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草上、灌木叢中或小樹上,有直徑15~17.5公分的球形草窩,冬天的窩有時築在石縫中;夜行性、不冬眠;食物以綠色植物的種子和嫩芽為主,有時也吃昆蟲;隨棲地不同,族群密度每公頃0.75~45隻不等,活動範圍約0.95公頃;除寒冷的冬季外,幾乎終年可生殖,各地生殖高峯時間不一,懷孕期21~24天,一胎1~9仔,出生時體重約1公克,3週後離窩,5週後長成成體體型,野外壽命通常不超過1年,數量多,分布廣,且分布有擴張的趨勢。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Family Muridae)
避貓兒似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羞於見人或不敢見人。《紅樓夢》第五六回:「誰知他來了,避貓兒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憐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zomys Sumatrensis (Raffles, 1821)
外型像美國的囊(Geomyidae),體圓胖、腿短,尾短、無毛,眼小、耳小,爪長而強壯,但無頰囊,頭骨的軛骨弓寬而強壯;頭軀幹長23~48.6公分,尾長5~20公分,體重1~4公斤,背部灰色或粉灰色,腹部毛色較淺。
中國大陸中南部、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棲息在海拔1,200~4,000公尺的竹林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竹子根部的地洞中,挖掘時牙和爪並用,一隻個體會有好幾個地道系統,但通常只用其中1~2個,晚上可能會跑到地表,甚至爬上竹子,食物以竹根為主,也吃草、種子、果實,通常單獨活動,2~4月和8~10月為生殖高峯,一胎1~5仔,懷孕期22天,出生時閉眼無毛,10~13天開始有毛,24天睜眼,1個月開始吃固體食物,3個月斷奶,壽命約4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科(Family Muridae)
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死,權勢全失。人生前再有權勢,一旦身死,什麼都沒有了,還不如一隻活著的老。《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俗語說得好:『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那個理他。」
必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劑。N-3-Pyridylmethyl-N'-p-nitrophenylurea。C13H12N4O3。美國羅門哈斯公司開發,原體97-99%淡黃色粉末,無臭味,223-224℃分解,水中難溶解,微溶於Pyridine和Dimethyl formamide,不溶於丙輛、甲醇、乙醇、異丙醇、乙基乙酯、丁基乙酯、二丁氧乙醇(25℃時)。急性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褐(Norway Rat)4.75-11.1mg/kg,兔>300mg/kg,豚30.0-100.0mg/kg,狗>1,000mg/kg,貓100mg/kg,猴2,000-4,000mg/kg,雞710mg/kg,急性經皮膚滲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別名。參見「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囓齒目。鼻尖,耳大,色灰,長四五寸,尾長於體。繁殖力強,常棲於屋壁間。喜咬囓器物,並能傳播疫。
臺灣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體長10~13公分,尾長1~2公分,體重30~60克。身體背部為灰黑色,腹側顏色較淡,部份個體胸部呈黃褐色。為了適應穴居的生活型態,台灣鼴在外型上有許多的特化,例如:牠們的外耳殼消失了,眼睛甚小而視覺功能退化;筒狀的吻端長而突出,嘴巴周圍並長有長觸鬚;身體圓胖而略呈寬扁型,所披之毛髮柔軟而緻密;尾巴很短,末端生著長毛。前肢手掌特化增大,五指均具有爪,長而突出,善於挖掘土壤,這是牠們外型上明顯的特徵之一。齒式:門齒3/3,犬齒1/0,前臼齒4/5,臼齒3/3;總齒數= 4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躊躇。《漢書.卷五二.灌夫傳》:「與長孺共一禿翁,何為首兩端?」《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恪傳》:「緩則首,急則狼顧。」也作「首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