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封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誥命封賜爵號。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三齣:「(見介外)老拜名邦無甚德。(老旦)妾沾封誥有何功。」《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到後來,做任教官,也替父母請一封誥。」
吞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將長劍直插入喉嚨,循食,抵胃。《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梁有長蹻伎、擲倒伎、跳劍伎、吞劍伎,今並存。」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雜戲》:「雜戲之技,層出不窮,如立竿、吞劍、走索、……一時難以盡記。」
鐵板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曲藝。流行於山東,表演時不用鑼鼓,無需具,演唱者以二片月牙形鐵板發聲伴奏,唱詞鏗鏘有力,一氣呵成。內容大都述說武松的故事。如:「今年的新年晚會,鐵板快書,深受觀眾喜愛。」
堂頭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頭,僧寺住持的居處。堂頭和尚指寺院的住持,即方丈。《董西廂》卷一:「生不免從行者參堂頭和尚至德大師法本。」《五燈會元.卷一五.雲門文偃禪師》:「寄一則因緣,問堂頭和尚,只是不得是別人語。」
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運氣息。一種古代養生術。漢.王充《論衡.虛》:「家或以導氣養性,度世而不死。」
頭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官員出巡時前導的儀仗隊。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走去衙門自告咱,問官人借對頭踏亂交加。」《西遊記》第一二回:「行勾多時,來到東華門前,正撞著宰相蕭瑀散朝而回,眾頭踏喝開街。」也作「頭搭」、「頭答」、「頭達」。
怕不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語助詞。怕不待指難不、豈不。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怕不待要請太醫,看脈息,著什麼做藥錢調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也作「怕不大」、「怕不」。
通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通玄妙的理。漢.張衡〈東巡誥〉:「皇皇者鳳,通玄知時。」三國魏.曹植〈包羲〉:「瑟以像時,神德通玄。」
屁股震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害怕。《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一九回:「那些隊長、伍長唬得個屁股震葫蘆,都說:『這一干軍人就是前日害病的。』」
豆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槐屬,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七至十五枚。夏秋間開花,花為黃白色的蝶形花。莢果略成念珠狀。花芽可做染料,果實、葉和樹根都是藥材,而樹形優美,可當園景樹和行樹。也稱為「槐樹」、「槐花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