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由管樂伴奏的樂曲技藝,後成為民間的藝曲。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唱叫小唱,謂執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唱,與四十大曲舞旋為一體,今日市中絕無。」
序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記錄。宋.曾鞏〈類要序〉:「至於地志、族譜、佛老、方之眾說,旁及九州之外蠻夷荒忽詭變奇跡之序錄,皆披尋細繹。」
木嗩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維吾爾族。歷史久遠,新疆克孜爾石窟寺裡的壁畫中有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代木嗩吶通體由整木鏇製,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四十公分,管身開七個按音孔,音色圓潤,稍帶鼻音,通體刻有各種花紋和圖案,別具特色。也稱為「蘇爾奈」。
打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按節奏敲擊。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嘌唱,謂上鼓面唱令曲小詞,……若不上鼓面,祇敲盞者,謂之打拍。」3、提起、振作。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一折:「你覷波,比及攛斷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元.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揉開我這汪淚眼,打拍我這老精神。」
吞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傳統雜技之一。表演者將長劍直插入喉嚨,循食道,抵胃。《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梁有長蹻、擲倒、跳劍、吞劍,今並存。」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雜戲》:「雜戲之技,層出不窮,如立竿、吞劍、走索、……一時難以盡記。」
謹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心謹慎行事。唐.陳鴻《東城老父傳》:「夫婦席寵四十年,恩澤不渝,豈不敏於,謹於心乎?」
說諢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說唱藝術,內容多滑稽、詼諧。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藝》:「張山人:說諢話。」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諸色藝人》:「說諢話:蠻張四郎。」
辯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敏捷,巧言狡黠。《國語.晉語九》:「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彊毅果敢則賢。」《韓非子.揚搉》:「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辯惠好生,下因其材。」漢.王充《論衡.定賢》:「俗士以辯惠之能,據官爵之尊,望顯盛之寵,遂專為賢之名。」
滅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身或遯跡。《新唐書.卷一一八.裴潾傳》:「臣謂士有道者皆匿名滅景,無求於世,豈肯干謝貴近自鬻其哉?」
助我張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受到贊助、認同而聲勢得以壯大。《文選.曹植.與吳質書》:「足下好,值墨翟迴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