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排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搗鬼作怪,捉弄。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只怕有那殺風景的廝每排捏呵。」
東走西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走動。元.高安道〈遍.十載寒窗套.一煞〉:「每日閑淘氣。子索行監坐守,誰敢東走西移。」
廝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爭辯、頂撞。元.曾瑞〈遍.人性善皆由天命套.尾〉:「漁說他強,樵說他能,我攢頦抱膝可寧聽,閑看會漁樵壯廝挺。」明.高明《琵琶記.牛相發怒》:「他原來要奏丹墀,敢和我廝挺相持。」
吹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口。《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傳》:「並有鼙角,吹脣沸地。」
竄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擾、進犯。如:「加強崗,小心敵軍竄犯!」
丟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動。元.張養浩〈紅繡鞋.手掌兒血噴粉〉曲:「子見他杯擎瑪瑙泛香醪,眼睛兒冷丟溜,話頭兒熱剔挑。」
線腳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線縫物的痕跡。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一折:「俺員外言語,著我來悔這門親事。與你十兩銀子,一雙鞋兒,踏斷了線腳兒,便罷了這親事。」元.高安道〈遍.十載寒窗套.耍孩兒〉曲:「厚底團根教壯實,線腳兒深深勒。」
護身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與棍棒。《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不慌不忙,取了護身龍,出外看時,只見十餘對槍刀棍棒,擺在前導。」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一齣:「臥牛岡上六十畝瓜園,被小人偷瓜盜果。取護身龍過來,待我去看瓜。」
勒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原稱「勒悠」,流行於貴州布依族、苗族地區的民間雙簧豎吹樂器。其音色明亮柔和,演奏方式和嗩吶相近,直管無碗(喇叭口)。有木製與竹製兩種,管上端裝有子,管身開五至六個按音孔。
火裡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廚師。譯自蒙古語。元.曾瑞〈遍.十二宮套.二煞〉:「火裡赤磨了快刀,忙古歹燒下熱水。」也作「保兀赤」、「寶兒赤」、「豹立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