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敬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恭敬的稱呼。
磬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屈身如磬,以示恭敬。三國.魏.曹植〈箜篌引〉:「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文選.阮籍.詠懷詩十七首之十四》:「如何當路子,磬折忘所歸。」
恭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的送行。《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且說撫院回轅,依舊是魏總辦率領學生站班恭送。」
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恭敬侍候。《書經.立政》:「敬事上帝,立民長伯。」
膽喪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乞世尊,特開惠鏡,朗鑒3>卑情,會中菩薩極多,且望慈悲別請。」 〔注解〕 (1) :同「祗」,恭敬的。 (2) :同「赧」,害羞慚愧而臉紅。 (3) 朗鑒:明鏡。
敬事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恭敬的為人做事,因竭盡全力而忙得沒有閑暇。如:「他凡事敬事不暇,一絲不苟,深得上司之賞識。」
前瞻後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夏桀、商紂等暴君,違背正道,魚肉臣民,結果使得國家滅亡;而商湯、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賢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讓天下太平。屈原因此下結論說,為政者要懂得任用賢能,依規矩做事而不偏頗,公正無私。「瞻前而顧後兮」,要能兼顧前後,做事謹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與希望。後來「瞻前顧後」也用於形容檢討過去、計畫未來。又因如果只顧看前觀後,往往忘了採取行動,所以「瞻前顧後」也用於形容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
裹足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太后及宰相穰侯的手上,秦王一直沒有時間接見范雎。後來終於有一天秦王召見范雎,向范雎求教,但范雎總是恭敬地應諾,卻什麼話都沒有說。秦王以為范雎不肯教導,范雎謝罪說:「臣想建言的都是匡助君王的大事,但不知秦王您的心意如何,所以您三次問臣,臣才都沒有回答。臣並不是不敢說,就算臣說了明天就得死,臣也不怕,只要對國家能有所幫助,就是臣最大的光榮。臣怕的是,臣死了以後,天下的人看到臣盡忠而被殺,會因此十分畏懼而不敢進言。如果您上面害怕嚴厲的太后,下被奸臣迷惑,整日住在深宮裡,迷糊度日。這樣下去,大則會亡國,小則會使自己陷於孤立危險的境地,這是臣所擔憂的。」秦昭王聽了說:「懇請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
龔行天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罰。古代帝王征討時的用語。《文選.班固.東都賦》:「龔行天罰,應天順人,斯乃湯武之所以昭王業也。」也作「恭行天罰」。
叩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恭敬的拜訪。《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你快過來叩見。這是我二十年拜盟的老弟兄,常在大衙門裡共事的王義安先生。」《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先生是來文明國度辦事的大員,一定也是文明的,所以才敢前來叩見。」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