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指腹等腸胃病。《左傳.昭公元年》:「風淫末疾,雨淫腹疾。」唐.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詩:「愁霖腹疾俱難遣,萬里西風夜正長。」
暴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烈的腹。《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但陰氣相侵已深,奴去之後,郎君腹中必當暴下。」
金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金光閃耀的水。宋.楊萬里〈四月十三日渡鄱陽湖〉詩:「波光金汁,日影銀柱貫。」
黃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藥。
蛔蟲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人體感染蛔蟲而得的疾病。有臉色蒼白、消瘦無神、精神不振、腹痛便祕、腹嘔吐等症狀。治療方法是讓患者服用驅蟲劑。
敦葫蘆,摔馬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力摔東西,亂發脾氣。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媳婦兒怎敢是敦葫蘆,摔馬杓。」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打這老子沒肚皮攬藥,偏不的我敦葫蘆摔馬杓。」也作「墩葫蘆,摔馬杓」。
腸結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結核桿菌侵入腸部而引起。常繼發於肺結核。可分為潰瘍性及增殖性兩種。前者的症狀包括腹痛、腹與便祕交相發生,後者右下腹可能有塊狀物或發生腸阻塞的症狀。早期抗結核治療有效,增殖性腸結核則有時須開刀治療。
下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臍以下到盆腔部分的器官,包括腎、小腸、大腸、肝、膀胱等。主要功能是吸收和排
食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飲食時無節制,引起消化不良,東西停積腸胃的病。症狀有胸腹部脹滿、口有臭味、吐酸水、便祕或腹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