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91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國雖然強大,能違反天意嗎?俗話說:『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目前暫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以後再說吧!」晉景公聽了伯宗這一段話後,於是停止發兵。後來「鞭長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鴉雀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鏡花緣》第七三回:「剛才妹子聽你們五琴合彈,到得末後正在熱鬧之際,然鴉雀無聲,恰恰一齊住了,實在難得!」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西漢初年,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使得農業生產突飛進。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因此國庫裡錢幣堆成山,糧庫裡積壓的糧食無數,陳陳相因,倉庫容納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榖子腐爛不能再食用了。 釋義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初生之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出生的小牛。語本《莊子.知北遊》:「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後用以稱膽大敢為,無所畏懼的年輕人。《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年紀雖幼,原是將門之子,傳授精妙,鎗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進。正是初生之犢于虎。」
七嘴八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漢語中,使用七和八組成的詞語相當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扯八扯」等,是漢語中常見的組合,都有點雜亂的意思。出現「七嘴八舌」較早的文獻,如明代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卷二下》有一闋〈仙桂引〉,標題為〈思歸〉的曲,是講作者想歸隱的心境。其中有幾句:「想起冷清清竹籬茅舍,翠巍巍青山綠野,靜沉沉洞府岩穴。靜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萬緒千頭,脫離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說回想起自己當趕快脫離官場是非,歸隱到那青山綠野的茅舍,雖是冷清、靜沉,卻可以省卻多少煩惱,避開那人多嘴雜的是是非非。後來「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勇、勇敢。《說文解字.心部》:「悍,勇也。」《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郭解傳》:「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劉表傳.論曰》:「及臨場決敵,則悍夫爭命;深籌高議,則智士傾心。」
3.強勁、烈。《淮南子.兵略》:「故水激則悍,矢激則遠。」《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藥及鑱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獸畜的檻籠。[例]虎出柙
首當其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先受到攻擊,或首先遭遇災難。如:「每當兩軍開戰,夾在中間的城鎮首當其衝,遭受雙方炮火烈轟擊。」
鬼使神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李致遠《還牢末.第四折》(據《元曲選》引)1>【上小樓】你可便恰纔到來?他便待將咱殺壞,諕的我戰戰兢兢、悠悠蕩蕩。跪在塵埃,抬頭,觀覷了,失驚打怪。〔帶云〕我道是誰。〔唱〕原來是匾金環故人猶在。〔云〕太保,你認的我麼?〔李逵云〕你是誰?〔正末云〕我是李孔目。〔李逵云〕誰是李孔目?〔正末云〕則我便是李孔目。〔李逵詩云〕我聽言罷笑盈腮,慌忙扶上土坡臺。雲影萬重疑是夢,月明千里故人來。哥哥,你認的兄弟麼?則我便是山兒李逵。〔正末唱〕【十二月】這一場天來大利害,則為那匾金環惹禍招災。〔李逵云〕哥哥,你既在牢裡,怎能勾出來?〔正末唱〕這都是劉唐2>打開了牢獄,史進3>救了我屍骸。今日得遇你個英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村落。唐.杜甫〈發閬中〉詩:「前有毒蛇後虎,溪行盡日無村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