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2.0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己知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二四回:「然間想起夷女邪術之事,好一個劉先鋒,知己知彼,知進知退,勒住馬折轉回來。」
張牙舞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獸發威的兇相。《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化為八隻弔睛老虎,張牙舞爪,來攫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烈。如:「疾風知勁草」。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宋.孫光憲〈謁金門.留不得〉詞:「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急速、烈。如:「疾馳」、「大聲疾呼」。《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厲害的、烈的。如:「嚴冬」。唐.李賀〈夜坐吟〉:「為君起唱長相思,簾外嚴霜皆倒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衝。如:「往裡闖」、「橫衝直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烈的。如:「劇烈」、「劇寒」、「劇暑」、「劇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昧、膽怯。《淮南子.覽冥》:「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兵略》夫飛鳥之摯也俛其首,獸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見齒。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1>而應之以張2>,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先忤3>而後合,前冥而後明,若鬼之無跡,若水之無創。故所鄉非所之也,所見非所謀也。舉措動靜,莫能識也,若雷之擊,不可為備。所用不復,故勝可百全。與玄明通,莫知其門,是謂至神。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2) 歙:收藏、收斂。歙,音ㄒ|ˋ。 (3) 張:展開。 (4) 忤:違逆、不順從。〔參考資料〕 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後漢初...
突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然、驀地、乍然、倏忽、驟然、猝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獸大聲的叫。如:「河東獅吼」。《晉書.卷四三.王戎傳》:「獸在檻中,虓吼震地。」唐.杜甫〈復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雲雪埋山蒼兕吼。」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