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998 ms
共 10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騙取、誘取。如:「沽名釣譽」。《淮南子.主術》:「虞君好寶,而晉獻以璧馬釣之。」
|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褚河南:褚遂良(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錢塘人。初唐書法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書、隸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褚,音ㄔㄨˇ。
(2) 書:書寫。
(3) 勁險之狀:勁拔險峻的樣子。
(4) 明利媚好:明快美好。
(5) 鋒:筆鋒。
(6) 真、草:指楷書與草書。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強中更有強中手。勸戒人不能自滿自大。《濟公傳》第一八八回:「豈不知泰山高矣,泰山之上還有天;滄海深矣,滄海之下還有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膽要大而心要小,智要圓而行欲方,見狸貓而當虎看,方保無虞。」
|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太史公曰》:「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禁不得這班小人,在旁邊唆撥,難免他利令智昏呢!」也作「慾令智昏」。
|
望之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而卻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書〉(據《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引)一載賢勞,今茲竣事,必多得真才,為他日羽儀楨榦矣。執法不撓,剷除宿弊,是當官本領,即有危機,非所宜避也。況公道在人,終古不泯,從來真清執者何嘗不信於當世耶?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1>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今日中外,事事可虞,杞人之慮,蓋非一端。若皆以養癰為得計,其如一朝之患何哉! 〔注解〕
(1) 裕蠱:寬裕以治蠱。蠱,指前人已壞之事項。謂寬待惡習,猶如養癰貽患。
|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國家多難,上下戒慎恐懼,奮發有為,戮力同心,使邦國復興。唐.陸贄〈論敘遷幸之由狀〉:「多難興邦者,涉庶事之艱而知敕慎也。」
|
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求取。《南史.卷六九.虞荔傳》:「寄聞之歎曰:『美盛德之形容,以申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宋.蘇軾〈荔枝歎〉:「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
脣亡齒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僖公五年》載:春秋時代,晉國與虞、虢兩個小國相鄰,晉國一直想併吞這兩個小國。晉獻公計劃先攻打虢國,於是派人送良馬和玉璧給虞國,希望能夠借道攻打虢國。虞國受到誘惑,答應了晉國,晉國因此很快地攻下虢國的一個都城。過了三年,晉國又再度要求虞國借道以便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極力勸諫虞公不要答應,他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兩國互為表裡,如果虢國滅亡了,虞國必然也會跟著滅亡。我們不能開啟晉國侵略野心,更不能輕忽的引進外國的軍隊。一次已經太過分了,怎麼可以再有第二次呢?諺語所說『頰骨和牙床互相依存,就像是沒有了嘴脣,牙齒就會寒冷』的道理,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情況。」但是虞公不聽從規勸,認為晉國不...
|
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足、腳。《集韻.平聲.虞韻》:「跗,足也。」漢.王充《論衡.宣漢》:「古之露首,今冠章甫;怙之跣跗,今履商舄。」
|
愁眉苦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愁眉苦臉」的意思是眉頭緊皺,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一般認為典源可能出自《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這一篇主要是敘述一個出身大家、學問淵博的人虞華軒的故事。他的父親太守公是個清官,當初在任上時,清苦過日,積了一些銀子。太守公告老還鄉後,即不管家務。虞華軒在家鄉守著幾畝田,看到家鄉五河縣的人都只會奉承彭鄉紳,不然就只看重那些捧著銀子買田的人,沒人把他放在眼中。他心中有氣,便每年叫興販田地的人來,說要買田、買房子,說得差不多了,卻臭罵那些人一頓,不買了,以此尋開心。一日他叫了成老爹來,說要買田,等成老爹把賣主帶上縣,要給成老爹的酬庸也談好了,虞華軒又說不買了。把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