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心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蕭何懂得自保之道,又好大喜功,過於相信劉邦的為人。後來項羽自刎於烏江,楚軍敗亡,劉邦即削去韓信兵權,為淮陰侯。最後韓信被呂后以謀反罪名誅殺,夷其三族,這便是一代名將的下場。後來《史記》原文中的「披腹心,輸肝膽」演變成「肝膽相照」這句成語,用來比喻赤忱相處。
老鶴乘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敘衛懿公愛鶴,讓鶴享有俸祿爵位,乘坐軒車,而引起國人不滿的故事。典出《左傳.閔公二年》。比喻亂頒職位、濫充官位。宋.王禹偁〈三賦〉:「羝羊觸藩,老鶴乘軒,不我知者,猶謂乎郎官貴而郡守尊也。」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
白華之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幽王娶申女為后,因得褒姒而申后,周人遂作詩以刺之。見《詩經.小雅.白華序》。後比喻女子失寵的哀怨。《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賤者咸得秩進,各得厥職,以廣嗣之統,息白華之怨。」
燎如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1>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2>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注解〕 (1) 予:指盤庚,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生卒年不詳。遷都後改國號殷,因遷都而作告諭臣民之書,即《書經》中的〈盤庚〉三篇。遵湯之德,行湯之政,諸侯來朝,商道復興,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2) 惕:懼怕。
無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過失、無毛病。唐.韓愈〈讀荀〉:「孔子刪詩書,筆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離於道者去之,故詩書春秋無疵。」
慚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慚愧惶恐。南朝梁.簡文帝〈答徐摛書〉:「竟不能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聖政,以此慚惶,無忘夕惕。」隋.煬蕭皇后〈述志賦〉:「雖沐浴於恩光,內慚惶而累息。」
鼎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公大臣。《後漢書.卷三三.朱馮虞鄭周列傳.朱浮》:「即位以來,不用舊典;信刺舉之官,鼎輔之任。」
廢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勤於事業。《後漢書.卷二七.王丹傳》:「其輕黠游蕩,廢業為患者,輒曉其父兄,使責之。」
大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要的意思、大要。《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其治,責大指而已,不苛小。」《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昶傳》:「由此言之,聖主明於任賢,略舉陟之體,……。其大指如此。」也作「大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